【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高的电池工作温度会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寿命。为避免过多的热量堆积,需要电池热管理系统给动力电池散热。合理的热管理系统可以控制电池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保证电池性能表现。在动力电池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动力电池性能与安全性的关注日益增强。考虑到电动汽车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复杂热环境,传统的单一热管理策略已显示出其在应对动力电池热管理需求方面的不足。因此,研究和开发多模式热管理耦合系统,以实现更优的热管理效果,已成为当前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2、智能网联汽车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等技术,配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实现了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之间、车辆与人之间以及车辆与服务平台之间的全方位连接。尽管技术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面临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在现有自动驾驶技术在复杂环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道路交通流状态数据包括交通流信息、道路等级,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包括速度、加速度、减速度、平均车速、停车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神经网络车速预测子模型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道路交通流状态数据包括交通流信息、道路等级,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包括速度、加速度、减速度、平均车速、停车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神经网络车速预测子模型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网联下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个车速预测特征参数为:平均车速vm、速度方差fv、怠速时间比例pd、正加速度均值am、速度乘加速度方差fv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琪,马黎明,施德华,汪少华,安兴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