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岩变形等级识别,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实际的隧道施工中,可以通过对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的监测,判断隧道变形的程度。同时,根据实测的变形量测数据,可以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的补强措施,以避免支护结构的破坏和失效。对于具体的隧道项目,还可以结合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工法、支护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隧道变形的等级。现有的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判识作业时,对获取到的变形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手段复杂落后,并且对于复杂情形,还需技术人员实地探查并计算数据,再总结数据进行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的人工判识,效率过慢,还可能造成识别测算不精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判识中存在的识别效率不高,识别结果不精准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及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变化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差分值识别待测隧道中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变化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软岩隧道大变形等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智能化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宣,谢毅,刘伟,尹小康,张莹,张可,赵思为,李朝辉,甄大勇,张广泽,张营旭,刘康,冯涛,贾红伟,付开隆,张硕,罗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