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风道结构及冷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110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6
本申请公开一种加湿风道结构及冷暖设备,加湿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加湿组件和气流驱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第一内壁;所述加湿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接水件和加湿件,所述加湿件置于所述接水件中,所述第一风道的上部分设置有第一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包括与所述加湿件的端面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面、以及自所述第一竖直面朝所述第一内壁面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一导风斜面;所述气流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加湿件的上方。本申请通过合理的加湿风道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加湿量,进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加湿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加湿风道结构及冷暖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冷暖设备中新增高效的加湿功能愈发普遍。目前市面上的加湿器按照工作原理主要可分为三类:超声波加湿器、电加热式加湿器和蒸发式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需要使用纯净水,若使用自来水会产生白粉现象,将水中的杂质颗粒沉积在室内;电加热式加湿器采用高温加热使水蒸发,加湿量较大,但能耗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蒸发式加湿器的原理是自然蒸发,通过风机带走加湿件上的水分达到加湿的效果,同时滤网能够过滤水中的杂质和空气中的细菌粉尘,对人体健康和舒适性非常友好,缺点是加湿量较低。而用于冷暖设备中的加湿模块,应优先考虑舒适性最好的蒸发式加湿,在面对冷暖设备体积逐渐小型化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冷暖设备内部的有限空间来实现较大的加湿量已经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风道结构及冷暖设备,通过合理的加湿风道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加湿量,进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的第二内壁,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8),所述第二风道(8)的上部分设置有第二导风部(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部(10)包括与所述加湿件(3)的另一端面平行设置的第二竖直面、以及自所述第二竖直面朝所述第二内壁面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二导风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8)的最大水平间距为y,所述第二导风斜面与竖直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的第二内壁,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8),所述第二风道(8)的上部分设置有第二导风部(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部(10)包括与所述加湿件(3)的另一端面平行设置的第二竖直面、以及自所述第二竖直面朝所述第二内壁面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二导风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8)的最大水平间距为y,所述第二导风斜面与竖直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β,β与y之间为正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5°≤β≤4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7)的最大水平间距为x,所述第一导风斜面与竖直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α,α与x之间为正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件(3)的厚度为t,α与t之间为反比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凯鹏吴海斌雷朋飞宗毅蔡远登刘志鹏潘海波张灿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