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注塑结构的后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971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27
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注塑结构的后防撞梁,包括注塑一体成型的防撞梁和位于防撞梁两侧的吸能盒,并在防撞梁和吸能盒的表面包裹纤维板。本技术提供的一体注塑结构的防撞梁弯曲且带有吸能盒结构,解决连接问题,省去紧固件,使用纤维板包裹一体注塑结构的防撞梁,增强防撞梁的抗撞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一体注塑结构的后防撞梁


技术介绍

1、汽车防撞梁是用来在低速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车辆损伤的装置。其通过螺栓固定到车体纵梁,碰撞发生时通过防撞梁的溃缩吸收能量来减轻对车体纵梁的损伤,以达到保护车身主体结构并减小维修费用的目的。后防撞梁至于车辆后方,覆盖在后保险杠内部的那条防撞梁。目前乘用车上常用的防撞梁主要有3种:传统的钢制防撞梁,为减重而生的gmt防撞梁,兼顾轻量化和高强度的铝合金防撞梁。

2、目前gmt防撞梁塑就是现存一种全塑后防撞梁,由gmt材料模压成型,在汽车轻量化的浪潮下应运而生的产品。这gmt材料模压成型种防撞梁设计结构局限,主梁低速碰撞性能一般,并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吸能盒。而目前乘用车上常用的防撞梁,在主梁与吸能盒连接位置必须相互平行,都是平面才能正常连接。如图1所示,对于弯曲结构,普通连接方法如螺栓固定的方式,无法直接在弯曲表面开孔,只能增加表面结构使吸能盒安装在防撞梁上,增加防撞梁的结构和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体注塑结构的后防撞梁,将主梁、吸能盒和端板设计为一体注塑架构,保证防撞梁形状可以弯曲且带有吸能盒结构,省去紧固件进而解决连接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体注塑结构的后防撞梁包括注塑一体成型的防撞梁和位于防撞梁两侧的吸能盒,并在防撞梁和吸能盒的表面包裹纤维板;其中,在防撞梁的内部沿防撞梁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设有加强筋;吸能盒的内部设有吸能盒内筋板,吸能盒内筋板将吸能盒的内部为多个小腔体。

3、进一步的,吸能盒内筋板的密度大于加强筋的密度;防撞梁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加强筋的均匀分布在防撞梁的内部。

4、进一步的,纤维板的厚度不少于一层,且每层纤维板的厚度范围在0.5mm-1mm。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6、1)采用一体注塑架构,可以使主梁、吸能盒,端板都保留,增加性能并且重量减少;

7、2)一体注塑结构的防撞梁形状可以弯曲且带有吸能盒结构,解决连接问题,省去紧固件;

8、3)用纤维板包裹一体注塑结构的防撞梁,增强防撞梁的抗撞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注塑结构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一体成型的防撞梁和位于所述防撞梁两侧的吸能盒,并在所述防撞梁和所述吸能盒的表面包裹纤维板;其中,在所述防撞梁的内部沿所述防撞梁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设有加强筋;所述吸能盒的内部设有吸能盒内筋板,所述吸能盒内筋板将所述吸能盒的内部为多个小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注塑结构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内筋板的密度大于所述加强筋的密度;所述防撞梁为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加强筋均匀分布在所述防撞梁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注塑结构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板的厚度不少于一层,且每层纤维板的厚度范围在0.5mm-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注塑结构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一体成型的防撞梁和位于所述防撞梁两侧的吸能盒,并在所述防撞梁和所述吸能盒的表面包裹纤维板;其中,在所述防撞梁的内部沿所述防撞梁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设有加强筋;所述吸能盒的内部设有吸能盒内筋板,所述吸能盒内筋板将所述吸能盒的内部为多个小腔体。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鹏飞刘帅刘磊姚春冶李志刚唐湘崎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