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航天,具体涉及调整旋翼锥体与动平衡并控制振动的后缘襟翼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1、直升机具有高效悬停、低速前飞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但是直升机的振动水平普遍较高,不仅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还会严重影响记载设备的可靠性和机体结构的疲劳寿命。旋翼是直升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也是直升机振动最主要的来源。一方面,由于直升机旋翼工作在复杂的气动环境中,在前飞时需要面对前行侧桨叶气流压缩、后行侧桨叶动态失速和反流区等,造成桨叶严重的振动载荷,振动载荷通过桨毂过滤后形成(k为正整数,nb为桨叶片数,ω为旋翼旋转频率)的通过频率振动载荷并传递到机身上。另一方面,由于桨叶在制造、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受潮、磨损等原因,各片桨叶的质量、气动载荷存在一定差异,造成旋翼锥体不平衡,使得旋翼在旋转过程中产生以及其他非通过频率振动载荷。
2、后缘襟翼旋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后缘襟翼的动态偏转可以主动改变桨叶气动载荷分布和气动-弹性耦合响应,从而大幅抑制旋翼振动。美国波音公司和西科尔斯基直升机公司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整旋翼锥体与动平衡并控制振动的后缘襟翼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1)、推拉杆(2)、推拉杆柔性铰链(3)、后缘襟翼(4)、固定框(9)和襟翼柔性铰链(1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旋翼锥体与动平衡并控制振动的后缘襟翼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压电叠堆(11)以及位移放大框(10),其中,所述位移放大框(10)框内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压电叠堆(1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其前端与所述固定框(9)的前框固定连接,其后端与推拉杆(2)的固定端(15)的前端固定连接;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旋翼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旋翼锥体与动平衡并控制振动的后缘襟翼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1)、推拉杆(2)、推拉杆柔性铰链(3)、后缘襟翼(4)、固定框(9)和襟翼柔性铰链(1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旋翼锥体与动平衡并控制振动的后缘襟翼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压电叠堆(11)以及位移放大框(10),其中,所述位移放大框(10)框内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压电叠堆(1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其前端与所述固定框(9)的前框固定连接,其后端与推拉杆(2)的固定端(15)的前端固定连接;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龙,杨家赫,董凌华,杨卫东,顾宪成,方声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