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适用于轻载荷设备的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隔震支座的不断普及,隔震支座将地震作用隔离,延缓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从而保护上部结构,是一种适用于高载荷多层或者高层建筑物的隔震装置。例如,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211182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了隔震橡胶支座,包括顶部钢板、底部钢板、隔震支座主体、薄钢板、橡胶支撑柱、铅芯、减震弹簧,顶部钢板和底部钢板呈对称设置,顶部钢板和底部钢板之间设有隔震支座主体,隔震支座主体内部设有薄钢板、橡胶支撑柱、铅芯、减震弹簧,薄钢板位于隔震支座主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橡胶支撑柱位于隔震支座主体内部的两侧,铅芯位于隔震支座主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减震弹簧位于橡胶支撑柱和铅芯之间。
2、但与此同时,一些轻载荷下的构件,并不合适隔震支座,比如重要文物、光学设备、机房设备机组、精密加工设备、小型重要检测设备等等,在地震来临时,需要通过特殊类隔震装置进行保护,避免由于地震或者震动,造成不可估量的价值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轻载荷设备的隔震装置,包括上固定板(11)、下固定板(12)和支撑板(13),所述的下固定板(12)位于上固定板(11)和支撑板(13)之间,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固定板(12)与支撑板(13)之间连接有竖向弹性件(2),所述的下固定板(12)沿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滑轨(31),所述下滑轨(31)滑动连接有滑块(32),所述的上固定板(11)沿纵向固定连接有上滑轨(33),所述的滑块(32)背对下滑轨(31)的一侧与上滑轨(33)滑动连接,所述上滑轨(33)与下滑轨(31)之间呈X形排布,所述的滑块(32)与下固定板(12)之间通过下弹性件(41)连接,所述的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轻载荷设备的隔震装置,包括上固定板(11)、下固定板(12)和支撑板(13),所述的下固定板(12)位于上固定板(11)和支撑板(13)之间,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固定板(12)与支撑板(13)之间连接有竖向弹性件(2),所述的下固定板(12)沿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滑轨(31),所述下滑轨(31)滑动连接有滑块(32),所述的上固定板(11)沿纵向固定连接有上滑轨(33),所述的滑块(32)背对下滑轨(31)的一侧与上滑轨(33)滑动连接,所述上滑轨(33)与下滑轨(31)之间呈x形排布,所述的滑块(32)与下固定板(12)之间通过下弹性件(41)连接,所述的滑块(32)与上固定板(11)之间通过上弹性件(4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轻载荷设备的隔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固定板(11)的侧壁上固定有上围挡(111),所述的下固定板(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围挡(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轻载荷设备的隔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固定板(11)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轻载荷设备的隔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竖向弹性件(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竖向弹性件(2)呈矩形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轻载荷设备的隔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弹性件(42)设置有两组,每组上弹性件(42)设置有多个,两组所述上弹性件(42)分别位于滑块(32)相对的两侧,所述上弹性件(42)沿着下滑轨(31)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轻载荷设备的隔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弹性件(41)设置有两组,每组下弹性件(41)设置有多个,两组所述下弹性件(41)分别位于滑块(32)相对的两侧,所述下弹性件(41)沿着上滑轨(33)的长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轻载荷设备的隔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固定板(12)朝向上固定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5)的长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潮,林荣关,楼可钦,刘华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震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