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无损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总线传输的低噪声涡流检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蒸汽发生器一次侧是核电站一回路系统的压力边界,其面积占核电站一回路系统压力边界的70%以上,承受核电站一回路系统压力,并与核电站一回路系统其它压力边界共同构成防止放射性裂变产物逸出的第三道安全屏障。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包括传热管,传热管为厚度在1mm左右的薄壁管,而且其运行工况十分恶劣,是核电站一回路系统压力边界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2、国际核电运行统计资料表明,约有50%以上的在用蒸汽发生器发生传热管不同程度的破损,国内外各核电国家均要求对传热管定期实施涡流自动化无损检测。现有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控制系统采用控制箱、机械装置、涡流仪和互联电缆的结构模式,存在电气结构复杂、电缆系统庞大、可靠性差和电磁噪声大的问题,严重干扰涡流检查信号,制约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查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总线传输的低噪声涡流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交互模块,机械本体,以及分仓隔离集成在机械本体上的下位机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涡流仪模块、气动模块和电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涡流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控制模块包括总线控制器,所述上位机交互模块通过集线器与总线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涡流仪模块包括涡流仪和探头;所述涡流仪一端通过适配器与探头信号电缆连接,另一端通过集线器与总线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电动模块上安装终端编码器;所述终端编码器获取探头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总线控制器实时读取终端编码器中存储的信息并反馈至上位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总线传输的低噪声涡流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交互模块,机械本体,以及分仓隔离集成在机械本体上的下位机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涡流仪模块、气动模块和电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涡流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控制模块包括总线控制器,所述上位机交互模块通过集线器与总线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涡流仪模块包括涡流仪和探头;所述涡流仪一端通过适配器与探头信号电缆连接,另一端通过集线器与总线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电动模块上安装终端编码器;所述终端编码器获取探头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总线控制器实时读取终端编码器中存储的信息并反馈至上位机交互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声涡流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模块包括第一推拔电机、第二推拔电机和卷盘电机;所述第一推拔电机、第二推拔电机和卷盘电机分别与电源模块电路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为第一推拔电机、第二推拔电机和卷盘电机提供动力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声涡流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拔电机或第二推拔电机上安装终端编码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声涡流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所述总线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通过ethercat工业总线级联;所述第一驱动器独立控制第一推拔电机闭环伺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器独立控制第二推拔电机闭环伺服运动,所述第三驱动器独立控制卷盘电机闭环伺服运动;所述总线控制器作为主站,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作为从站,总线控制器协调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正常工作;所述总线控制器实时读取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中存储的信息反馈至上位机交互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噪声涡流检测控制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华容,朱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