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阳脐疗膏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71500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扶阳脐疗膏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所述扶阳脐疗膏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熟地黄25‑35g、鹿角胶25‑35g、肉桂2‑8g、麻黄2‑8g、透骨草15g、羌活3‑9g、白芥子10‑20g、延胡索5‑15g、姜炭2‑8g、老鹳草5‑15g、甘草5‑15g。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适宜于阳虚寒凝之颈肩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痛经、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子宫肌瘤等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扶阳脐疗膏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脐名神阙,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难经》云:“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神阙穴,功能健脾补肾、温经通络、温阳救逆、开窍复苏、和胃理肠、强肾调经、行气利水、散结通滞。任督冲带经气相通,阴阳相济,调节各脏腑、经脉的生理活动。故通过刺激神阙穴可调整任督冲带之功能,畅达气血、通经活络,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2、敷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简称脐疗或脐疗法。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换言之,脐疗是以脐部(即神阙穴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现代研究显示,外用膏剂可经皮给药而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3、从历代文献来看,脐部(神阙穴)的主治病症非常广泛,如《医宗金鉴》言神阙穴能“主治百病”;彭祖小续命蒸脐法盛赞脐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阳脐疗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扶阳脐疗膏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熟地黄25-35g、鹿角胶25-35g、肉桂2-8g、麻黄2-8g、透骨草15g、羌活3-9g、白芥子10-20g、延胡索5-15g、姜炭2-8g、老鹳草5-15g、甘草5-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阳脐疗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扶阳脐疗膏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熟地黄28-32g、鹿角胶28-32g、肉桂4-6g、麻黄4-6g、透骨草15g、羌活5-7g、白芥子13-17g、延胡索8-12g、姜炭4-6g、老鹳草8-12g、甘草8-1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阳脐疗膏,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阳脐疗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扶阳脐疗膏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熟地黄25-35g、鹿角胶25-35g、肉桂2-8g、麻黄2-8g、透骨草15g、羌活3-9g、白芥子10-20g、延胡索5-15g、姜炭2-8g、老鹳草5-15g、甘草5-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阳脐疗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扶阳脐疗膏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熟地黄28-32g、鹿角胶28-32g、肉桂4-6g、麻黄4-6g、透骨草15g、羌活5-7g、白芥子13-17g、延胡索8-12g、姜炭4-6g、老鹳草8-12g、甘草8-1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阳脐疗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扶阳脐疗膏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熟地黄30g、鹿角胶30g、肉桂5g、麻黄5g、透骨草15g、羌活6g、白芥子15g、延胡索10g、姜炭5g、老鹳草10g、甘草10g。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扶阳脐疗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阳脐疗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贵香凡博砚高欣悦王淑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