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建筑工程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工程的施工速度越来越快,施工过程中可利用的临时用地也越来越少,工地的施工污水、泥浆等必须设置三级沉淀排放设施;
2、三级沉淀池是利用水自然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构筑物,其中以平流式三级沉淀池最为常见,其特点为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但需占用较大场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包含两个地铁车站及三个地铁区间,施工线路较长。因项目处于亚热带城市中心区,降雨量丰富,施工过程涉及多次交通疏解,围挡倒边工作,场地变换频繁;项目成本高,不方便运输。
3、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
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文案,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池内设置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相连设置,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内均设有溢流口,所述沉淀箱两侧壁上设置多个钢板吊耳,所述沉淀箱外侧壁分别套接设有第一槽钢层和第二槽钢层,所述第一槽钢层和第二槽钢层依次从上往下设置,所述第一槽钢层设于多个钢板吊耳下方,所述沉淀箱上方安装有玻璃钢格栅。
3、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沉淀池右侧箱壁设置铸铁格栅进水口,所述第一沉淀池左侧设置溢流槽,所述第二沉淀池右侧与第一沉淀池溢流槽对应位置
4、优选的,所述玻璃钢格栅的尺寸大于所述沉淀箱的尺寸,且所述玻璃钢格栅内设置过滤棉。
5、优选的,所述沉淀箱内还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设于所述第三沉淀池内的出水口上方。
6、优选的,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浮球、截止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第三沉淀池的内壁上,所述浮球漂浮于液面上且位于压力传感器正下方,所述截止阀安装出水口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截止阀连接,当所述浮球随液面升高与压力传感器接触时,所述截止阀打开出水口,反之则关闭出水口。
7、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内底部均设有一凹槽,且所述凹槽相互连通。
8、优选的,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的排列方向依次阶梯式向下倾斜,倾斜度为5°。
9、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内凹槽的一侧底部均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与所述凹槽通过沉淀管道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沉淀箱焊接尺寸设为2.5m×5m×2m,其顶面空置,用于放置安装玻璃钢格栅。
11、优选的,多个钢板吊耳设为至少两组,一组钢板吊耳设为至少两个,所述钢板吊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吊孔内壁设置有一层防滑胶皮。
12、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制作简单,主要结构全部采用钢板钢,焊接快捷简单,且成本低,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运输,通过沉淀池上方铺设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尺寸大于沉淀池的尺寸的设置,能够令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可以继续通行,实现场地的二次利用,不需要围挡,随时随用,可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池内设置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相连设置,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内均设有溢流口,所述沉淀箱两侧壁上设置多个钢板吊耳,所述沉淀箱外侧壁分别套接设有第一槽钢层和第二槽钢层,所述第一槽钢层和第二槽钢层依次从上往下设置,所述第一槽钢层设于多个钢板吊耳下方,所述沉淀箱上方安装有玻璃钢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沉淀池右侧箱壁设置铸铁格栅进水口,所述第一沉淀池左侧设置溢流槽,所述第二沉淀池右侧与第一沉淀池溢流槽对应位置设置溢流槽,在其对角设置相同溢流槽,所述第三沉淀池右侧与第二沉淀池溢流槽对应位置设置溢流槽;在第三沉淀池左侧设置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格栅的尺寸大于所述沉淀箱的尺寸,且所述玻璃钢格栅内设置过滤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内还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浮球、截止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第三沉淀池的内壁上,所述浮球漂浮于液面上且位于压力传感器正下方,所述截止阀安装出水口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截止阀连接,当所述浮球随液面升高与压力传感器接触时,所述截止阀打开出水口,反之则关闭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内底部均设有一凹槽,且所述凹槽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的排列方向依次阶梯式向下倾斜,倾斜度为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内凹槽的一侧底部均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与所述凹槽通过沉淀管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焊接尺寸设为2.5m×5m×2m,其顶面空置,用于放置安装玻璃钢格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多个钢板吊耳设为至少两组,一组钢板吊耳设为至少两个,所述钢板吊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吊孔内壁设置有一层防滑胶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池内设置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相连设置,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内均设有溢流口,所述沉淀箱两侧壁上设置多个钢板吊耳,所述沉淀箱外侧壁分别套接设有第一槽钢层和第二槽钢层,所述第一槽钢层和第二槽钢层依次从上往下设置,所述第一槽钢层设于多个钢板吊耳下方,所述沉淀箱上方安装有玻璃钢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沉淀池右侧箱壁设置铸铁格栅进水口,所述第一沉淀池左侧设置溢流槽,所述第二沉淀池右侧与第一沉淀池溢流槽对应位置设置溢流槽,在其对角设置相同溢流槽,所述第三沉淀池右侧与第二沉淀池溢流槽对应位置设置溢流槽;在第三沉淀池左侧设置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格栅的尺寸大于所述沉淀箱的尺寸,且所述玻璃钢格栅内设置过滤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内还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设于所述第三沉淀池内的出水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钢制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浮球、截止阀和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明,张旭,耿玉洁,林捷昂,冯宝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