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7016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自膨胀颗粒30‑50份、环氧树脂10‑20份、水性聚氨酯固化剂0.2‑2份、复合剂1‑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自膨胀颗粒表面仅涂抹一半的粘性薄膜,可以在不影响自膨胀颗粒膨胀性能的情况下,使得粘性薄膜紧密贴合于颗粒表面。这种涂抹方式保留了颗粒的膨胀能力,因为未涂抹部分的表面积仍然可以自由吸水和膨胀,而涂抹部分则通过形成紧密的薄膜层来增强颗粒之间的粘附力和稳定性。涂抹一半的设计在颗粒膨胀过程中不会限制其吸水膨胀的能力,同时也提供了额外的结构支持和抗冲击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了后续粘合的整体稳定性和防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堤坝防渗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堤坝作为重要的防洪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如强降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这些极端环境都会导致堤坝出现高水压、高渗透压、高流速等情况,堤坝的防渗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

2、而堤坝防渗常用混凝土填补,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当堤坝存在较小的裂缝或孔隙时,填充混凝土需要耗费较长的施工时间,导致工程周期延长,成本增加,并且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填充混凝土过程中,必须等待混凝土充分凝固和硬化,这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这期间无法进行其他相关的施工工作,从而导致整个工程进度的拖延。尤其在紧急防渗修复的情况下,这种时间上的延迟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风险。

3、此外,混凝土结构的密度和重量较大,使其在软弱地基或不稳定地质条件下需要额外的地基加固措施,这进一步增加了工程的复杂性和成本。软弱地基在承受混凝土的重量时,可能会出现沉降或变形,从而影响防渗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自膨胀颗粒30-50份、环氧树脂10-20份、水性聚氨酯固化剂0.2-2份、复合剂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丙二醇10-25份、乙二醇4-10份、硅烷偶联剂2-10份、聚酰亚胺1-5份、羧甲基纤维素0.1-2份、表面活性剂0.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羧甲基纤维素的粒径为500-80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自膨胀颗粒30-50份、环氧树脂10-20份、水性聚氨酯固化剂0.2-2份、复合剂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丙二醇10-25份、乙二醇4-10份、硅烷偶联剂2-10份、聚酰亚胺1-5份、羧甲基纤维素0.1-2份、表面活性剂0.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羧甲基纤维素的粒径为500-80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醇酯-80,聚山梨醇酯-80的形态为黄色至琥珀色的黏稠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堤坝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越左江瑞杨德宏许彬简涛秦宏张宏杰尹朝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