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869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车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属于消防灭火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兼顾便携性、可移动性和灭火容量、灭火能力之间平衡的推车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推车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包括贮气瓶以及与之通过输气管连通的发射器,所述装置还包括推车,发射器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推车上,发射器的另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支撑架;所述发射器包括储气筒、电磁阀和发射筒,电磁阀设置在储气筒和发射筒之间;所述装置还包括与电磁阀电连接的发射开关;所述发射筒内设置有与发射开关电连接的点火电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灭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化、便于移动的推车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高层建筑、大型工业、商业建筑设施发展迅猛,如若发生火灾,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较远、较高及存在爆炸危险的火灾处理,最好是采用发射灭火弹来进行远距离灭火。 现有的灭火弹发射装置通常采用火药推进、机械弹射和气动发射作为动力源,采用火药推进的灭火弹存在灭火成本高、使用和贮运要求高等缺点;采用机械弹射的发射装置存在射程较近等缺点;现有的气动发射装置,有些采用卡锁方式来对灭火弹施压,存在结构复杂、炮筒口径受限、后座力大等缺点,有些驻退筒等结构来减少后座力使结构更加复杂,另外,对于地形复杂、场地狭小等灭火场合,大型灭火车辆或器具不易到达有效灭火地点,而小型化的便携式灭火器具又存在容量有限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解决现有灭火器具的不足,提供一种推车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兼顾便携性、可移动性和灭火容量、灭火能力之间的平衡,可以使灭火器具更便于移动,且具有射程更远、结构更简单、安全性能更高、操作更简便、后座力更小、灭火成本更低的优点。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推车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包括贮气瓶以及与之通过输气管连通的发射器,所述装置还包括推车,发射器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推车上,发射器的另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支撑架。 所述发射器包括储气筒、电磁阀和发射筒,电磁阀设置在储气筒和发射筒之间;所述装置还包括与电磁阀电连接的发射开关。 所述发射筒内设置有与发射开关电连接的点火电极。 所述推车包括手推车架、车轮、脚架、平衡轮和支撑杆,手推车架包括承载贮气瓶和发射器的支撑架和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手推架,车轮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架成角度安装在一起,平衡轮安装在支撑杆的另一端,脚架安装在支撑架上,脚架与车轮共同平稳支起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通过转轴与设置在储气筒上的耳环座铰接。 所述储气筒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安全阀。 所述点火电极设置在发射筒的底部端盖上,该底部端盖上还设置有排气阀;发射筒上还安装有倾角仪。 所述支撑架包括左支腿、右支腿、升降机构、立轴、抱箍,抱箍卡装在发射筒中上3部,倾角仪安装在抱箍上,抱箍下方设置有销轴与立轴铰接,升降机构安装在立轴上端,左 支腿、右支腿对称铰接在升降机构上,两个支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套,并通过销轴 将两个连接板铰接在立轴下端的第二连接套上,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上均设置有锁定 机构。 所述贮气瓶通过减压器与输气管连通。 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将电磁阀与储气筒、发射筒结合成一体,可以将高压气 体喷射时的流程大幅縮短;还可以使发射器长度大为縮短,提高了作业方便性和可携带性; 一旦灭火弹发射出去后,电磁阀立即关闭,贮气瓶随即给储气筒充装压縮空气,还可同步装 入灭火弹,具有操作简单、发射效率高等优点;采用了电磁阀结构后,灭火弹在装入后发射 前不会受到压縮空气挤压,对灭火弹壳体强度要求不高,因此发射筒口径能够加大,灭火弹 可装入更多的药剂,提高了灭火速度,降低了灭火成本,同时可提高空气工作压力,使射程 得到增加;采用推车作为载体,具有更好的轻便机动性能,可以兼顾可移动性和灭火能力之 间的平衡,可旋转的发射器和可旋转的支撑架结构,可以使发射器呈仰角平稳地发射,进一 步增加射程和灭火可靠性。 本技术更详细的有益效果在具体实施例中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是推车,2是贮气瓶,3是输气管,4是减压器,5是电池盒,6是发射器, 7是电缆线,8是手推车架,9是车轮,10是脚架,11是平衡轮,12是支撑杆,13是储气筒的筒 体,14是进气口 , 15是底座,16是储气筒,17是电磁阀,18是电磁阀罩,19是发射筒,20是点 火电极,21是支撑架,22是倾角仪,23是发射开关,24是耳环座,25是安全阀,26是转轴,27 是左支腿,28是右支腿,29是升降机构,30是立轴,31是抱箍,32是销轴,33是第一连接套, 34是连接板,35是第二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推车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包括推车1以及设置在推车1上的 贮气瓶2、发射器6和电池盒5,其中贮气瓶2和发射器6通过减压器4、输气管3连通,电池 盒5内作为电源用的电池与设置在贮气瓶2和发射器6之间的电磁阀17具有电连接,还与 设置在发射器6上的发射开关23具有电连接。 推车1包括手推车架8、车轮9、脚架10、平衡轮11和支撑杆12,手推车架8上承 载贮气瓶2和发射器6的支撑架和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手推架,车轮9安装在支撑架上,支 撑杆12的一端与支撑架成角度安装在一起,平衡轮11安装在支撑杆12的另一端,脚架10 安装在支撑架上,脚架10与车轮9共同平稳支起支撑架。 如图2所示,支撑架21包括左支腿27、右支腿28、升降机构29、立轴30、抱箍31, 抱箍31卡装在发射筒19中上部,倾角仪22安装在抱箍31上,抱箍31下方设置有销轴324与立轴30铰接,升降机构29安装在立轴30上端,左支腿27、右支腿28对称铰接在升降机 构29上,两个支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套33,并通过销轴32将两个连接板34铰接 在立轴下端的第二连接套35上,第一连接套33和第二连接套35上均设置有螺钉锁定机 构,以锁定支撑架21的张角及伸长的支撑高度。 图1 、图2中可以看出,贮气瓶2通过减压器4与输气管3连通,输气管3的另一端 与设置在储气筒16的筒体13底部的进气口 14连通。储气筒16的筒体13底部上还设置 有安全阀25,用于调节保证储气筒16内的气压在安全范围内,当储气筒16内气压高于设定 值时,安全阀25自动开启卸压。 储气筒16的筒体13底部设置有耳环座24,该耳环座24通过转轴26与底座15铰 接,而底座15固定安装在手推车架8的支撑架上。 电磁阀17设置在储气筒16与发射筒19之间,并且其外部设置有电磁阀罩18,电 磁阀17作为释放压縮气体推射灭火弹的开关。 一个实施例中,电磁阀17可以采用先导式 电磁截止阀。 发射筒19,底部设置有连接螺纹与电磁阀17连接。发射筒19的底部端盖上设置有点火电极20和排气阀37。筒体中上部设置有支撑架21、倾角仪22和发射开关23。 发射开关23通过电缆线7与电池盒5、电磁阀17及点火电极20电连接,电池盒5内装蓄电池。按下发射开关23后,可将蓄电池的电源接通至电磁阀17和点火电极20。 储气筒16和发射筒19及支撑架21可通过粘扣带束缚在推车架1上。 移动装置时,将手推车架8向后倾倒,脚架10脱离地面,车轮9和平衡轮11对推车起到支撑作用以方便移动。 装置到达火灾现场后,扶正手推车架8,车轮9和脚架IO对推车起支撑作用。锁紧 车轮9,解开发射器6的粘扣带,展开支撑架21 ,将发射器6倾斜放倒,调节好发射角度(根 据倾角仪)和方位,开启减压器4,将压縮气体输送到储气筒16,装入灭火弹,即处于待发射 状态。按下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推车式灭火弹脉冲气压发射装置,包括贮气瓶(2)以及与之通过输气管(3)连通的发射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推车(1),发射器(6)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推车(1)上,发射器(6)的另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支撑架(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杨汪映标李康宁吴明军喻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威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