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装置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795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装置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点输出三相电压,获取构网型变流器输出电流的d、q轴分量的初始参考值并进一步得到电流矢量幅值的参考值;计算当前时刻t与计时时刻的差值Δt,更新最大过电流值,比较电流矢量幅值的参考值与最大过电流值的大小决定是否修正电流矢量幅值的参考值。循环监测构网型变流器的电流矢量幅值的参考值,直至电流矢量幅值的参考值小于等于构网型变流器额定值的标幺值,停止限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GFM触及限幅的初始阶段提高变流器的过流限制值,随后减小至稳态限幅值,提升了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稳定裕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网型变流器的电流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renewable energy source, res)采用跟网型控制并入系统,将一次能源最大化转换成电能输送至电网。随着res渗透率的增加,导致电力系统的固有惯性降低,恶化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惯性仿真、频率构建和电压支撑能力的构网型(grid forming converter, gfm)控制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电网受扰后,采用gfm的变流器需输出大电流以维持电压幅值和相位恒定。但由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过流能力通常仅为其额定容量的1.1~1.5倍,gfm在扰动后极易进入电流限幅模式。

2、现有技术中,如电流限幅方法及装置(cn117937916a),通过对变流器输出电流和电压中的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分别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以及对dq轴正序电流分量和dq轴负序电流分量进行多次限幅控制,实现了变流器输出的三相电流参考值小于过流点的控制目标,有利于避免过流导致的变流器故障和维护电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进行坐标变换所采用的坐标变换矩阵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并网点三相电压的d、q轴分量的数学模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式(3)转换步骤(2)中输出电流的d、q轴分量的初始参考值,得到电流矢量幅值的参考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进行坐标变换所采用的坐标变换矩阵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并网点三相电压的d、q轴分量的数学模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式(3)转换步骤(2)中输出电流的d、q轴分量的初始参考值,得到电流矢量幅值的参考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反时限电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利用式(4)来更新最大过电流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构网型变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勃黄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