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灾后损毁宅基地快速生态恢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7788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灾后损毁宅基地快速生态恢复的方法,属于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领域。目前废弃、损毁宅基地恢复及复垦常用的方法是清渣—清理基础—填埋建渣—土地平整—翻耕,宅基地恢复后难以达到耕地质量提升,土壤肥力改良,农田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固体废弃物清理—硬化层破碎—客土恢复耕层—绿肥+蔬菜间作”的宅基地生态恢复方法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机结合,在实现耕层快速恢复的同时,土壤质量迅速改良,兼顾恢复过程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深入发展带来了新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弃地生态恢复
,涉及损毁宅基地快速生态恢复及复垦,特别是涉及地震灾后损毁宅基地的快速生态恢复及复垦技术。
技术介绍
据四川省国土部门统计,"5. 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灾区损毁和灭失宅基地达 S20hm2。结合新农村建设,为保障农村居民居住安全,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 用专项规划》(发改厅〔2008〕 2690号)要求,丧失住宅的农村居民要搬离原址,统一规划以 达到土地节约集约目的。损毁宅基地虽然分布较为零散,但大多数宅基地地势相对平缓、土 壤层较厚、占地面积较大,且宅基地周围有相当数量的耕作基础,有些原本就是耕地,因此 具有恢复为耕地的潜力。 另根据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资料分析估计,今后20年全国每年平均约有1200多万 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地区,而以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用地153!112计算,今后每年约 有183.6万hm2的农村宅基地可能闲置不用,如果对这些荒旧宅基地资源进行复垦,将大量 增加我国的后备农地资源。 目前,宅基地恢复及复垦常用的技术归结起来主要为清渣一清理基础一填埋建 渣一 土地平整 一 翻耕。该技术模式以工程机械或人力投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灾后损毁宅基地快速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的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逊张小川李婷高雪松张世熔蔡艳吴德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徐小逊张小川李婷高雪松张世熔蔡艳吴德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