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777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0
本技术属于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塑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固定有输送壳,所述基座顶部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输送壳内侧开设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送料螺杆,所述输送壳内部下方开设有挤压腔道,所述挤压腔道与输送通道平行,所述挤压腔道和输送通道内部均匀设置有电加热片,所述基座上表面靠近电机的一端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挤压腔道内部滑动安装有推头,在电机和螺旋输送杆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控制,在预塑阶段时螺旋杆的转动可将熔融后的原料输送到挤压腔内,当挤压腔内部的原料达到阈值时,可通过内部机构使得联轴器分离,螺旋输送杆停止转动,防止内部压力增加对机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注塑,具体涉及一种预塑装置


技术介绍

1、预塑化是用于注塑成型以提高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效率和质量的一种过程。塑化和注射分别在两个料筒或区域内进行,可使热塑性树脂受热均匀,注射时压力一致,减少制件内部压力,有利于制造薄壁的制品。同时利用成型后的冷却时间进行预塑化,可增加设备的塑化能力,缩短操作周期,提高生产能力。该项技术在注塑成型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2、现有的注塑机在预塑阶段时时通过液压单元控制推料杆与模具的开合进行同步运动,但在推料时其内部的螺旋输送杆继续转动,可能会导致内部压力增加,导致机体受损,如果在每次推料注射时将螺旋输送杆停止,这就使得在多次的注塑过程中,控制螺旋输送杆的电机需要往复停启,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塑装置,它可以实现,在注塑推料的过程中螺旋输送杆与电机断开,使得螺旋杆不在转动,防止机体内部压力过大造成损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预塑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塑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固定有输送壳(3),所述基座(1)顶部一侧固定有电机(2),所述输送壳(3)内侧开设有输送通道(4),所述输送通道(4)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送料螺杆(5),所述输送壳(3)内部下方开设有挤压腔道(7),所述挤压腔道(7)与输送通道(4)平行,所述挤压腔道(7)和输送通道(4)内部均匀设置有电加热片(6),所述基座(1)上表面靠近电机(2)的一端固定有液压缸(12),所述挤压腔道(7)内部滑动安装有推头(14),所述液压缸(12)输出端设置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背离液压缸(12)的一端固定在推头(14)端部,所述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塑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固定有输送壳(3),所述基座(1)顶部一侧固定有电机(2),所述输送壳(3)内侧开设有输送通道(4),所述输送通道(4)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送料螺杆(5),所述输送壳(3)内部下方开设有挤压腔道(7),所述挤压腔道(7)与输送通道(4)平行,所述挤压腔道(7)和输送通道(4)内部均匀设置有电加热片(6),所述基座(1)上表面靠近电机(2)的一端固定有液压缸(12),所述挤压腔道(7)内部滑动安装有推头(14),所述液压缸(12)输出端设置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背离液压缸(12)的一端固定在推头(14)端部,所述电机(2)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a(15),所述送料螺杆(5)靠近电机(2)的一侧设置延伸轴(16),所述延伸轴(16)贯穿输送壳(3)后端表面,所述延伸轴(16)背离送料螺杆(5)的一端表面滑动安装有工字轴套(17),所述工字轴套(17)端部设置有联轴器b(18),所述联轴器b(18)与联轴器a(15)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壳(3)靠近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通州垡头注塑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