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工程,且更确切地涉及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各国政府和社会对于工业废气排放的严格监管要求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研发高效、低能耗的尾气处理技术成为工业领域亟待解决的挑战。传统的反应釜尾气处理组件存在处理效率低、能耗较高和维护困难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环保要求的迫切需求。
2、目前,一些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采用传统的化学吸收、物理吸附等技术进行废气处理。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部分有害气体,但处理效率有限,且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同时维护成本高,给企业带来不小负担。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提升,迫切需要更先进的尾气处理技术来应对挑战。
3、然而,现有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在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处理效率低、能耗较高和维护困难等问题。处理效率低导致部分有害气体无法完全清除,影响废气排放的标准达标;高能耗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加剧能源消耗压力;维护困难使得设备维修周期频繁,增加了生产线停机时间和维护费用,对生产效率和设备可靠性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能够解决现有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中存在的处理效率低、能耗较高和维护困难的缺点。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右侧设有废气进口;所述废气进口左侧设有吸附器,用于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所述吸附器左侧设有流量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吸附器通过管道与废气进口和催化转化器相连;所述吸附器前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后方设置有滤袋;所述滤袋中填充活性炭;所述滤袋(202)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滤袋上方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左侧设置有压力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催化转化器内部引入金属铂、钯、铑和氧化锆促进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化学转化。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热交换器由金属管道和片状换热器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气口位于热交换器右侧;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气口位于热交换器左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过滤器顶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粗颗粒分离器;所述粗颗粒分离器位于进气口下方,用于初步分离大颗粒固体物质;所述粗颗粒分离器下方设置有过滤器芯;所述过滤器芯表面涂覆有滤料层,用于捕捉微小颗粒和微粒;所述过滤器的出气口位于过滤器底部。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废气循环装置包括收集管道、冷却器、压缩机、储气罐和再循环风机;所述收集管道连接至反应釜尾气处理组件的出口处;所述收集管道左侧设有冷却器,用于降低净化气体的温度;所述冷却器左侧设置有压缩机,用于增压处理后的净化气体;所述压缩机下方设置有储气罐,用于暂时储存经过处理的净化气体;所述再循环风机位于再利用管道中;所述再利用管道位于储气罐右侧。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自清洁装置主体由清洁机构构成,所述清洁机构由刷子、马达和支架组成;所述清洁机构底部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箱和传动轴;所述清洁机构的马达通过传动轴与传动装置中的齿轮箱相连;所述传动装置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清洁机构左侧设置有气动系统,所述气动系统由空气压缩机、气压调节器、气动缸和输气管路组成;所述气动缸通过输气管路连接到清洁液供给系统中的泵;所述清洁机构右侧设置有清洁液供给系统;所述清洁液供给系统包括清洁液箱、泵、输液管道和喷嘴;所述输液管道与清洁机构中的喷嘴相连。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引入高效吸附器和催化转化器,提高了废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效率,并促进了有害气体的化学转化,从而解决了现有反应釜尾气处理组件中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同时,热交换器的运用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有效解决了能耗较高的缺点。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调节功能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过滤器的加入保护了后续设备不受污染,解决了维护困难的问题。废气循环装置的运用实现了废气的循环利用,减少了能源浪费,进一步降低了能耗。最后,自清洁装置的定期自动清洁功能保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处理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右侧设有废气进口(1);所述废气进口(1)左侧设有吸附器(2),用于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所述吸附器(2)左侧设有流量计(3),用于监测废气流速;所述流量计(3)左侧设有催化转化器(4),用于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化学转化;所述催化转化器(4)左侧设有热交换器(5),用于对废气进行预热或冷却操作;所述热交换器(5)左侧设有过滤器(6),用于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和微粒;所述过滤器(6)下方设有废气循环装置(7);所述废气循环装置(7)连接所述过滤器(6)和所述吸附器(2);所述废气循环装置(7)右侧设有自清洁装置(8);所述自清洁装置(8)通过管道连接废气循环装置(7)和所述吸附器(2),用于清洁吸附器和催化转化器(4);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内部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控制系统(9);所述控制系统(9)位于所述自清洁装置(8)右侧;所述控制系统右侧设置有废气出口风机(10);所述废气出口风机(10)右侧设有换热器(11),用于废气与处理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底部设有废气排放口(12)。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转化器(4)内部引入金属铂、钯、铑和氧化锆促进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化学转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5)由金属管道和片状换热器构成;所述热交换器(5)的进气口位于热交换器(5)右侧;所述热交换器(5)的出气口位于热交换器(5)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6)顶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粗颗粒分离器;所述粗颗粒分离器位于进气口下方,用于初步分离大颗粒固体物质;所述粗颗粒分离器下方设置有过滤器芯;所述过滤器芯表面涂覆有滤料层,用于捕捉微小颗粒和微粒;所述过滤器(6)的出气口位于过滤器(6)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循环装置(7)包括收集管道(701)、冷却器(702)、压缩机(703)、储气罐(704)和再循环风机(705);所述收集管道(701)连接至反应釜尾气处理组件的出口处;所述收集管道(701)左侧设有冷却器(702),用于降低净化气体的温度;所述冷却器(702)左侧设置有压缩机(703),用于增压处理后的净化气体;所述压缩机(703)下方设置有储气罐(704),用于暂时储存经过处理的净化气体;所述再循环风机(705)位于再利用管道(706)中;所述再利用管道(706)位于储气罐(704)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装置(8)主体由清洁机构(801)构成,所述清洁机构(801)由刷子、马达和支架组成;所述清洁机构(801)底部设置有传动装置(802),所述传动装置(802)包括电机、齿轮箱和传动轴;所述清洁机构(801)的马达通过传动轴与传动装置(802)中的齿轮箱相连;所述传动装置(802)上方设置有控制器(803);所述清洁机构(801)左侧设置有气动系统(804),所述气动系统(804)由空气压缩机、气压调节器、气动缸和输气管路组成;所述气动缸通过输气管路连接到清洁液供给系统(805)中的泵;所述清洁机构(801)右侧设置有清洁液供给系统(805);所述清洁液供给系统(805)包括清洁液箱、泵、输液管道和喷嘴;所述输液管道与清洁机构(801)中的喷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右侧设有废气进口(1);所述废气进口(1)左侧设有吸附器(2),用于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所述吸附器(2)左侧设有流量计(3),用于监测废气流速;所述流量计(3)左侧设有催化转化器(4),用于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化学转化;所述催化转化器(4)左侧设有热交换器(5),用于对废气进行预热或冷却操作;所述热交换器(5)左侧设有过滤器(6),用于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和微粒;所述过滤器(6)下方设有废气循环装置(7);所述废气循环装置(7)连接所述过滤器(6)和所述吸附器(2);所述废气循环装置(7)右侧设有自清洁装置(8);所述自清洁装置(8)通过管道连接废气循环装置(7)和所述吸附器(2),用于清洁吸附器和催化转化器(4);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内部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控制系统(9);所述控制系统(9)位于所述自清洁装置(8)右侧;所述控制系统右侧设置有废气出口风机(10);所述废气出口风机(10)右侧设有换热器(11),用于废气与处理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底部设有废气排放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2)通过管道与废气进口(1)和催化转化器(4)相连;所述吸附器(2)前端设置有滤网(201);所述滤网后方设置有滤袋(202);所述滤袋(202)中填充活性炭;所述滤袋(202)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03);所述滤袋(202)上方设置有清洗装置(204),所述清洗装置(204)左侧设置有压力表(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转化器(4)内部引入金属铂、钯、铑和氧化锆促进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化学转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5)由金属管道和片状换热器构成;所述热交换器(5)的进气口位于热交换器(5)右侧;所述热交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龙骧,李亚琳,温庆月,李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优凯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