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具体为一种氢氧化镁-氧化锌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当今世界,许多行业(如采矿、纺织、石化和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此外,工业和生活污水的非法排放和海上原油泄漏事故的频繁发生,会对水生生物构成了巨大威胁,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安全,寻找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至关重要。膜分离技术在处理含油废水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例如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但膜分离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仍受到了一些限制,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分离过程中膜污染现象的发生会导致分离膜性能的大幅度下降。第二,化学稳定性差,含油废水中的酸、碱、盐类物质容易破坏分离膜表面的微纳米结构,从而导致表面浸润性的衰退。第三,传统的重力分离方法在性能上存在局限,往往难以实现理想的分离效果,必须辅以额外的压力来增强分离效率。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分离膜,这种膜能在仅依赖重力的条件下,对多种油水乳液进行高效分离,同时还需具备优秀的防污能力和稳定的化学性能,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氢氧化镁-氧化锌复合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可以促进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电沉积过程,工艺简单,成本低。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氢氧化镁-氧化锌复合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将高纯碳板作阳极,将待电沉积的铜网作为阴极,将阳极和阴极浸入氯化镁-氧化锌
4、作为优选的,所述氯化镁-氧化锌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取300ml的电解池,按照氯化镁0.8g/l、氧化锌纳米颗粒0.4g/l的电沉积配方称取试剂,称量试剂时按照250ml的量来称取,通过超声分散10min至溶质溶解均匀,最后得到氯化镁-氧化锌电解液。
5、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源选取的电压值分别为15v、20v或25v。
6、作为优选的,采用c≥99.99%的高纯碳板作阳极,预处理后的铜网作阴极。
7、作为优选的,所述铜网预处理的过程如下:
8、将铜网依次用去离子水、盐酸、去离子水清洗,再经酸溶液活化,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得到表面光洁、活化程度高的铜网备用。
9、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氢氧化镁-氧化锌复合膜具有较高的油水分离效率,实际使用中稳定性强。
11、2、该氢氧化镁-氧化锌复合膜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
12、3、该氢氧化镁-氧化锌复合膜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优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沉积氢氧化镁-氧化镁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沉积氢氧化镁-氧化锌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镁-氧化锌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取300ml的电解池,按照氯化镁0.8g/L、氧化锌0.4g/L的电沉积配方称取试剂,称量试剂时按照250ml的量来称取,通过超声分散10min至溶质溶解均匀,最后得到氯化镁-氧化锌电解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沉积氢氧化镁-氧化镁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选取的电压值分别为15V、20V或25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沉积氢氧化镁-氧化镁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99.99%的高纯碳板作阳极,预处理后的铜网作阴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沉积氢氧化镁-氧化镁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网预处理的过程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沉积氢氧化镁-氧化镁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沉积氢氧化镁-氧化锌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镁-氧化锌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取300ml的电解池,按照氯化镁0.8g/l、氧化锌0.4g/l的电沉积配方称取试剂,称量试剂时按照250ml的量来称取,通过超声分散10min至溶质溶解均匀,最后得到氯化镁-氧化锌电解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