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凹凸型壁结构的微小型非预混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744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凹凸型壁结构的微小型非预混燃烧器,涉及微小尺度热光电能力转换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器外壁,燃烧器外壁的内侧设有多孔介质,燃烧器外壁的内侧安装有两组呈堆成设置的凹凸型壁,两组凹凸型壁将燃烧器外壁内分隔成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对称设置在出气通道的两侧,且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均与多孔介质连通,多孔介质与出气通道连通,出气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燃烧室、钝体和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增强燃烧稳定性,减少热损失,维持高温环境和均匀温度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小尺度热光电能力转换,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凹凸型壁结构的微小型非预混燃烧器


技术介绍

1、随着mems(micro—electro—mechanic systems)技术的发展,近十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微尺度和中尺度器件。基于燃烧的微动力系统(即微燃烧室)由于碳氢燃料的能量密度更高,相对于传统电池能够提供一种有前途的替代方案,用以克服传统电池寿命短、能量密度低和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此外,与电池相比,微燃烧室可以被认为更环保,因为它消除了电池处置对环境影响的风险。与其他烃类燃料相比,以氢气为燃料的微型燃烧器具有极高的燃烧速度,因此,其火焰可以在微型燃烧器中更好地维持。

2、与常规燃烧器相比,微燃烧器由于体积的减小,使得其具有比表面积大、散热性强、燃料滞留时间短、摩擦造成的压降大等特点,直接导致微燃烧器的燃烧效率低、工作范围窄、难以稳定燃烧。微燃烧器整体的燃烧效率主要取决于微燃烧器自身的结构设计,微燃烧器依靠自身有效地组织燃烧不仅能减小热损失,更能拓宽微燃烧器的稳燃范围。因此,设计优化合理的微燃烧器结构以实现高效燃烧,对微能源动力系统的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凹凸型壁结构的微小型非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外壁(4),所述燃烧器外壁(4)的内侧设有多孔介质(5),所述燃烧器外壁(4)的内侧安装有两组呈堆成设置的凹凸型壁(6),两组所述凹凸型壁(6)将燃烧器外壁(4)内分隔成第一进气通道(1)、第二进气通道(2)和出气通道(3),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和第二进气通道(2)对称设置在出气通道(3)的两侧,且第一进气通道(1)和第二进气通道(2)均与多孔介质(5)连通,所述多孔介质(5)与出气通道(3)连通,所述出气通道(3)包括依次连通的燃烧室(7)、钝体(8)和出气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凹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凹凸型壁结构的微小型非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外壁(4),所述燃烧器外壁(4)的内侧设有多孔介质(5),所述燃烧器外壁(4)的内侧安装有两组呈堆成设置的凹凸型壁(6),两组所述凹凸型壁(6)将燃烧器外壁(4)内分隔成第一进气通道(1)、第二进气通道(2)和出气通道(3),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和第二进气通道(2)对称设置在出气通道(3)的两侧,且第一进气通道(1)和第二进气通道(2)均与多孔介质(5)连通,所述多孔介质(5)与出气通道(3)连通,所述出气通道(3)包括依次连通的燃烧室(7)、钝体(8)和出气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凹凸型壁结构的微小型非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外壁(4)的外侧套设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的两侧均设有延伸部(13),且延伸部(13)上设有插口,所述燃烧器外壁(4)的两侧均安装有锁止部(14),且锁止部(14)的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锁止部(14)的一端穿过延伸部(13),并通过紧固件(15)与延伸部(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凹凸型壁结构的微小型非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2)的内侧安装有金属弹性片(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敏刘佳龙蔡灿乐凯李毅宁李世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