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造粒干燥处理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36718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造粒干燥处理方法,将压滤后的污泥用成型罐顶部的挤泥串机挤成污泥串,在所述污泥串从上往下落的过程中,采用固接在所述成型罐上的喷粉枪向所述污泥串喷洒可燃物粉末作为隔离物,裹着所述可燃物粉末的污泥串落到底部铺有所述可燃物粉末的转盘造粒机上,在所述转盘造粒机的旋转下进行软体造粒,同时采用设置在所述成型罐下部的红外灯对软体造粒过程中的污泥串进行无影照射,形成表面粘有所述可燃物粉末并结有干壳的分散污泥软颗粒,最后将所述污泥软颗粒再送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以污泥焚烧为目的的污泥干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促进污泥干化焚烧的产业化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化处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实现该污泥干化处理方法的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厂污泥经过机械脱水其含水率仍高达70 % 80 % ,在进行焚烧处理前通常需要将将污泥进行造粒干燥处理。传统污泥处理方式是先干化后硬造粒,即先利用干燥设备将污泥的含水量降低,再进行下一步的造粒。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干燥设备是回转圆筒干燥器,其干燥工艺是湿污泥直接从较高一端加入,载热体从低端进入筒体,随着圆筒的转动,污泥受重力作用行进到较低一端,并吸收热载体的热量逐渐变干。该工艺存在如下问题污泥刚进入干燥筒时,含湿量很大,此时应是蒸发量最大,干燥效率最高点,但由于此时粘稠湿污泥无法破碎,污泥表层结有致密的"硬壳",污泥与热空气弥散接触度很低,蒸发效率很低。待干燥筒内抄板发挥作用时,物料水分一般在40%以下,这时物料已运行到回转圆筒的半程以上,导致有效空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由于与污泥进行过热交换的废气热量没有被有效利用,一般在较高温度下就排入大气,造成大量热源浪费。上述原因使得传统回转圆筒热风干燥方法能耗高、效率低、干燥时间长、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污泥造粒干燥处理方法,它能够提高污泥干燥效率、改善热空气的热利用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还要提供一种实现该方法的设备。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造粒干燥处理方法,将压滤后的污泥用成型罐顶部的挤泥串机挤成污泥串,在所述污泥串从上往下落的过程中,采用固接在所述成型罐上的喷粉枪向所述污泥串喷洒可燃物粉末作为隔离物,裹着所述可燃物粉末的污泥串落到底部铺有所述可燃物粉末的转盘造粒机上,在所述转盘造粒机的旋转下进行软体造粒,同时采用设置在所述成型罐下部的红外灯对软体造粒过程中的污泥串进行无影照射,形成表面粘有所述可燃物粉末并结有干壳的分散污泥软颗粒,最后将所述污泥软颗粒再送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 所述干燥器为回转圆筒干燥器。 所述可燃物粉末是锯末、煤粉、煤矸石粉和秸秆粉末中的任意一种。 为了实现上述污泥干化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造粒干燥处理设备,包括成型罐、固接在所述成型罐顶部的挤泥串机、安装在所述成型罐底部的转盘造粒机、喷粉枪固接在所述成型罐上的喷粉机和与所述转盘造粒机连接的干燥器,所述成型罐上部设有滤窗,所述成型罐下部固装有红外灯。 所述红外灯固装在所述成型罐的侧壁上,所述成型罐下部侧壁上未装灯的地方衬有热反射板。 所述喷粉枪固定在所述成型罐的中心处。 所述挤泥串机包括固定在混合罐顶部的进料斗和固接在所述进料斗下面的出料壳体,所述进料斗包括相互固接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中心处垂直固接有电机减速机,所述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安装在所述进料斗和所述出料壳体之间,所述旋转轴上固接有至少两个均布的圆弧形叶片,每个圆弧形叶片的叶尖下侧与所述出料壳体的内壁形状适配,所述每个圆弧形叶片设有加强筋,所述出料壳体上密布多个成型孔。 所述出料壳体为倒圆锥台体,所述倒圆锥台体的圆锥角为60 150° 。 所述圆弧形叶片从叶根到叶尖厚度逐渐变薄,所述叶尖的下侧与所述出料壳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 5 3mm。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污泥软体造粒干燥预处理与回转圆筒干燥器一体化的方法,先将污泥挤成污泥串,向污泥串喷洒可燃物粉末作为隔离物,在转盘造粒机的旋转下进行软体造粒,在造粒过程中用红外灯对污泥串外表面进行辐射加热处理,形成表面干化并粘有可燃物粉末的分散的软体小颗粒,这些软体小颗粒再送入回转圆筒干燥机进行干燥,从而提高干燥机的干燥效率、并使空气的热量得以有效利用,降低污泥干化成本;在污泥表面喷洒的可燃物粉末不仅可作为隔离物有利于污泥造粒,有效解决污泥结块和粘壁问题,同时可燃物粉末在污泥后续焚烧时可起到助燃作用;采用红外灯辐照技术对污泥外表面进行加热干化,具有加热速度快、电能消耗少、加热质量高,热转化率高的特点,光线从不同的角度照射,保证污泥造粒过程中颗粒外表都有足够的亮度,从而形成表面干化、脆化、裂化的表面相互不粘连的颗粒。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回转圆筒干燥器中大块湿污泥粘稠无法破碎、表层容易结致密的"硬壳",热空气热量难以被有效利用以及干燥速率低等问题和不足。特别适合以污泥焚烧为目的的污泥干化处理;本专利技术能促进污泥干化焚烧的产业化进程。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污泥造粒干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挤泥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挤泥串机圆弧形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挤泥串机,1-1、电机减速机,l-2、进料斗,1-2-1、内壳,l-2-2、外壳,1-3、出料壳体,l-3-l、成型孔,l-4、圆弧形叶片,l-4-l、加强筋,l-5、旋转轴,2、滤窗,3、喷粉机,4、红外灯,5、转盘造粒机,6、回转圆筒干燥器,7、成型罐。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l,本专利技术一种污泥造粒干燥处理方法,具体工艺是将污水厂压滤后的污泥从成型罐7顶部的挤泥串机1直接挤成污泥串,污泥串从上往下落的过程中,将其喷粉枪设置在成型罐中心的喷粉机3从中心向污泥串喷洒可燃物粉末作为隔离物,也可以将喷粉枪固定在成型罐7的侧壁上,从外侧向污泥串喷洒可燃物粉末,为便于污泥干化或半干化后焚烧处理,喷洒的可燃物粉末是锯末、煤粉、煤矸石粉或秸秆粉末中的一种,裹着薄层粉末的污泥串落到转盘造粒机5上,在转盘造粒机5的旋转下进行软体造粒,在成型罐7下部安装红外灯4,红外灯4对裹着所述可燃物粉末的污泥颗粒在软体造粒过程中进行无影照射,使污泥软颗粒的表面干化、脆化、裂化形成软壳,这些污泥颗粒再送入回转圆筒干燥器6上进行干燥,表面粘有的可燃物粉末并结有软壳起到隔离污泥颗粒、避免颗粒之间相互粘结的作用,从而保证回转圆筒干燥过程中热介质与软体颗粒外表面充分接触、提高干燥效率。 上述回转圆筒干燥器6也可以用带式干燥机代替。 实现上述方法的设备包括挤泥串机1、滤窗2、喷粉机3、多个红外灯4、转盘造粒机5、回转圆筒干燥器6、成型罐7,所述的挤泥串机1固接在所述的成型罐7顶部,挤泥串机1中心没有出泥孔,挤泥串机1的入口与污泥仓连接,所述喷粉机3的喷粉枪布置在成型罐的中心处,所述的转盘造粒机5设置在成型罐7的底部,转盘造粒机5侧面出料口与回转圆筒干燥器6连通,所述的滤窗2设置在成型罐顶部的挤泥串机1周围,用于成型罐7内的气体向外透出,阻止成型罐7内的粉尘向外透出。所述红外灯设置的层数为1 2层。 请参阅图2 图3,上述挤泥串机1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在混合罐6顶部的进料斗1-2和固接在所述进料斗1-2下面的出料壳体l-3,所述进料斗1-2包括相互固接的外壳1-2-2和内壳l-2-l,所述内壳1-2-1的中心处垂直固接有电机减速机l-l,所述电机减速机1-1的输出轴连接旋转轴l-5,所述旋转轴1-5安装在所述进料斗1-2和所述出料壳体l-3之间,所述旋转轴l-5上固接有4个均布的圆弧形叶片l-4,每个圆弧形叶片1-4的叶尖下侧与所述出料壳体1-3的内壁形状适配,所述每个圆弧形叶片l-4都设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造粒干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压滤后的污泥用成型罐顶部的挤泥串机挤成污泥串,在所述污泥串从上往下落的过程中,采用固接在所述成型罐上的喷粉枪向所述污泥串喷洒可燃物粉末作为隔离物,裹着所述可燃物粉末的污泥串落到底部铺有所述可燃物粉末的转盘造粒机上,在所述转盘造粒机的旋转下进行软体造粒,同时采用设置在所述成型罐下部的红外灯对软体造粒过程中的污泥串进行无影照射,形成表面粘有所述可燃物粉末并结有干壳的分散污泥软颗粒,最后将所述污泥软颗粒再送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桥张曙光高建东孟宝生郝永俊韩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天津渤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