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房屋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704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房屋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房屋建筑领域。模块化房屋包括地基、支撑柱和支撑梁,支撑梁的下方竖向设置有预制墙板,支撑梁的上方设置有屋面板;地基上设置有第一挡件,第一挡件与预制墙板的底端外侧相接;预制墙板的底面与地基之间设置有楔形块,预制墙板的底端在楔形块和第一挡件之间;翼缘的外侧和内侧端部分别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二挡件和第三挡件,预制墙板的顶端在第二挡件和第三挡件之间;预制墙板与地基之间、预制墙板和支撑柱的内外两侧、以及屋面板的顶面设置有混凝土层。有益效果在于:在支撑梁上设置第二挡件和第三挡件以连接固定预制墙板的顶部,并在支撑梁的内外两侧都有混凝土层,房屋整体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模块化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房屋建造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而且常常需要破坏环境,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加高效、环保的建筑方式。近年来,随着模块化房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广使用模块化房屋。目前,发展模块化房屋是实现节能环保、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实现建筑业升级换代的有效措施。

2、市场上,主流的模块化房屋主要为模块化混凝土房屋和钢结构模块化房屋。对于模块化混凝土房屋,以模块化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模块化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其中,钢结构模块化房屋的受力构件均采用钢结构,舒适度相对较差,且钢材价格较高,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由于钢材的特性,在单层和小跨度的应用受限。由于施工方式于传统装配式类似,在吊装完成一块墙板之后,需要在墙板侧面增设斜支撑,这就会导致建造模块化房屋的内部空间占用混乱、斜支撑繁多等问题,影响施工速度和施工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房屋及其施工方法,实现梁柱结构的对预制墙板的稳定支撑,增强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房屋,包括地基(1)和固定在地基(1)的四角位置的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梁(3),支撑柱(2)和支撑梁(3)固定连接形成模块化房屋的支撑框架;支撑梁(3)的下方竖向设置有预制墙板(4),支撑梁(3)的上方设置有屋面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房屋,其特征在于,第一挡件(6)为L形的限位件,包括第一水平部(61)和第一水平部(61)一端且垂直于第一水平部(61)的第一竖直部(62),第一水平部(61)上开设有螺钉穿过孔(611),第一水平部(61)与地基(1)相接,第一竖直部(62)与预制墙板(4)的外侧相接;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房屋,包括地基(1)和固定在地基(1)的四角位置的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梁(3),支撑柱(2)和支撑梁(3)固定连接形成模块化房屋的支撑框架;支撑梁(3)的下方竖向设置有预制墙板(4),支撑梁(3)的上方设置有屋面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房屋,其特征在于,第一挡件(6)为l形的限位件,包括第一水平部(61)和第一水平部(61)一端且垂直于第一水平部(61)的第一竖直部(62),第一水平部(61)上开设有螺钉穿过孔(611),第一水平部(61)与地基(1)相接,第一竖直部(62)与预制墙板(4)的外侧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房屋,其特征在于,第二水平部(81)与下翼缘(33)的外侧上表面焊接固定,第二竖直部(82)抵靠在下翼缘(33)的外侧边缘位置,第二竖直部(82)与预制墙板(4)的顶端外侧相接;第三水平部(91)与下翼缘(33)的内侧上表面相接,第三竖直部(92)与预制墙板(4)的顶端内侧相接,第三竖直部(92)抵靠在下翼缘(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和涛刘士琦李骢鲁若帆牟银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