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黄桃栽培,特别是涉及一种避雨栽培大棚。
技术介绍
1、黄桃又称黄肉桃,属于蔷薇科桃属,因肉为黄色而得名;常吃可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而黄桃在栽培时,为了避免南方梅雨季节雨水对黄桃授粉坐果的影响,需要进行避雨栽培。
2、但现有的大棚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黄桃栽培大棚在正常情况下为敞开式,便于果树充分吸收阳光,但在雨水天气时,需要人工将大棚进行遮盖,避免雨水不断冲击黄桃的枝叶,容易引起黄桃授粉不佳,而导致黄桃的产量降低,但采用人工遮盖工作效率较低,且不能合理的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无法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技术为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包括两个竖板,两个竖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收卷筒,收卷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收卷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回型壳,两个回型壳的表面分别连通有集水盒,回型壳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竖板上设置有避雨单元,竖板上设置有灌溉单元;
3、避雨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转杆和第一圆齿,电机与收卷筒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转杆转动安装在收卷筒内,第一转杆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圆齿固定套设在第一圆齿的表面。
4、优选的,避雨单元还包括有两个第二转杆和两个第二圆齿,两个第二转杆均转动安装在收卷筒内,两个第二圆齿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第二转杆的表面,两个第
5、优选的,避雨单元还包括有两个遮雨布和两个配重块,两个遮雨布分别缠绕在对应第二转杆的表面,两个遮雨布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第二转杆固定连接,两个配重块分别与对应回型壳滑动连接,两个遮雨布的另一端均延伸出收卷筒外并于对应配重块固定连接。
6、优选的,避雨单元还包括有多个集水孔,多个集水孔分别开设在对应配重块的表面,多个集水孔分别与对应集水盒相适配。
7、优选的,灌溉单元包括有水箱和两个软管,水箱设置在对应竖板的一侧,两个软管的一端均与水箱相连通,两个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集水盒相连通。
8、优选的,灌溉单元还包括有水泵和输水管,水泵设置在水箱的一侧,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相连通,输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通,输水管的另一端与对应竖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灌溉单元还包括有多个分流管和多个喷洒头,多个分流管均与输水管相连通,多个喷洒头分别与对应分流管相连通。
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一种避雨栽培大棚,第二圆齿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继而可释放第二转杆表面缠绕的遮雨布,由于回型壳为倾斜设置,且配重块自身具备一定重力,配重块在回型壳内滑动时会带动释放后的遮雨布进行展开,来对回型壳的开口处进行遮盖,可起到对果树进行保护,避免黄桃在授粉期间,雨水持续冲刷花及枝叶,而导致授粉不佳,导致黄桃的产量降低。
12、2、本技术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启动水泵抽取水箱内的雨水,雨水经输水管进入到多个分流管内,再由多个喷洒头喷出,可合理利用雨水来对果树的根部进行灌溉,既节约了水源,又较为高效,实用性较强。
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包括两个竖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1)之间固定安装有收卷筒(2),所述收卷筒(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3),所述收卷筒(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回型壳(4),两个所述回型壳(4)的表面分别连通有集水盒(5),所述回型壳(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6),所述竖板(1)上设置有避雨单元(7),所述竖板(1)上设置有灌溉单元(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雨单元(7)还包括有两个第二转杆(704)和两个第二圆齿(705),两个所述第二转杆(704)均转动安装在收卷筒(2)内,两个所述第二圆齿(705)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第二转杆(704)的表面,两个所述第二圆齿(705)均与第一圆齿(703)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雨单元(7)还包括有两个遮雨布(706)和两个配重块(707),两个所述遮雨布(706)分别缠绕在对应第二转杆(704)的表面,两个所述遮雨布(706)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第二转杆(70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配重块(707)分别与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雨单元(7)还包括有多个集水孔(708),多个所述集水孔(708)分别开设在对应配重块(707)的表面,多个所述集水孔(708)分别与对应集水盒(5)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单元(8)包括有水箱(801)和两个软管(802),所述水箱(801)设置在对应竖板(1)的一侧,两个所述软管(802)的一端均与水箱(801)相连通,两个所述软管(802)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集水盒(5)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单元(8)还包括有水泵(803)和输水管(804),所述水泵(803)设置在水箱(801)的一侧,所述水泵(803)的进水端与水箱(801)相连通,所述输水管(804)的一端与水泵(803)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输水管(804)的另一端与对应竖板(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单元(8)还包括有多个分流管(805)和多个喷洒头(806),多个所述分流管(805)均与输水管(804)相连通,多个所述喷洒头(806)分别与对应分流管(805)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包括两个竖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1)之间固定安装有收卷筒(2),所述收卷筒(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3),所述收卷筒(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回型壳(4),两个所述回型壳(4)的表面分别连通有集水盒(5),所述回型壳(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6),所述竖板(1)上设置有避雨单元(7),所述竖板(1)上设置有灌溉单元(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雨单元(7)还包括有两个第二转杆(704)和两个第二圆齿(705),两个所述第二转杆(704)均转动安装在收卷筒(2)内,两个所述第二圆齿(705)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第二转杆(704)的表面,两个所述第二圆齿(705)均与第一圆齿(703)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雨栽培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雨单元(7)还包括有两个遮雨布(706)和两个配重块(707),两个所述遮雨布(706)分别缠绕在对应第二转杆(704)的表面,两个所述遮雨布(706)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第二转杆(70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配重块(707)分别与对应回型壳(4)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遮雨布(706)的另一端均延伸出收卷筒(2)外并于对应配重块(707)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柱,王小玲,陈璐,毛积鹏,林孟飞,张丹,卢玉鹏,姚东良,盘柳依,朱玉麟,朱昱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