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接插孔及使用该转接插孔的滤波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接插孔,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插孔本体,所述插孔本体的一端开口为转接孔,另一端开口为插接孔;插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台阶,所述转接孔附近孔壁上设有径向弹性收张的舌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接插孔有转接孔、台阶和插接孔,与插针连接时转接孔的舌片单侧收口,可与接触件的插针部分有效接触,插接孔可与相插合的绞针部分接触,台阶用于同绝缘体间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滤波连接器内接触件的转接,由于插针直径较插孔直径小很多,采用转接插孔的接触件可使滤波连接器的板式电容实现接触件的高密度设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滤波电连接器,采用板式电容,板式电容中设有供接触件插穿并导电接触 的接触件装配孔,接触件分为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两种,现有的插孔接触件由于设有 中心插孔而直径较大,导致相对应的板式电容中的接触件安装孔的直径尺寸较大,当要求 接触件高密度设置时,如果采用现有接触件和板式电容的结构,将由于相邻的接触件装配 孔过于接近而无法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插孔接触件无法高密度的在板式电容中设置的问题,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板式电容的高密度接触件可靠配合的转接插孔,同时提供一 种具有高密度插孔接触件的滤波电连接器。 本技术的转接插孔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接插孔,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插孔本体,所述插孔本体的一端开口为转接孔,另一端开口为插接孔;插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台阶,所述转接孔附近孔壁上设有径向弹性收张的舌片。 所述插孔本体于插接孔附近的内壁上设有向外扩口的锥台形壁面。 所述锥台形壁面的大端与靠近的开口之间通过弧形引导面过渡连接。 所述舌片是由从插孔本体上向开口方向悬伸出的以折线槽与插孔本体间隔设置的舌片,其中舌片的末端向内靠拢而形成可径向收张的单侧收口结构。 本技术的滤波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波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 及其中的绝缘体、接触件、板式电容,板式电容上开设有接触件安装孔供各接触件插配,接 触件安装孔中设有内电极与接触件之间导电接触,所述接触件包括插针及其上插套的转接 插孔,转接插孔套装在插针并被绝缘体固定在壳体中,所述转接插孔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 插孔本体,插孔本体与插针配合的开口为转接孔,插孔本体另一端的开口为插接孔;插孔本 体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和绝缘体固连的环形台阶,所述转接孔附近孔壁上设有径向弹性收张 的舌片与插针压配。 所述插孔本体于插接孔附近的内壁上设有向外扩口的锥台形壁面。 所述锥台形壁面的大端与靠近的开口之间通过弧形引导面过渡连接。 所述舌片是由从插孔本体上向开口方向悬伸出的以折线槽与插孔本体间隔设置的舌片,其中舌片的末端向内靠拢而形成可径向收张的单侧收口结构。 本技术的转接插孔有转接孔、台阶和插接孔,连接时转接孔的舌片可径向收 张与所转接的接触件的插针部分有效接触,通孔端可与相插合的绞针部分接触,并设计有 台阶用于同绝缘体间定位。本技术可实现滤波连接器内接触件的转接,由于插针直径 较插孔直径小很多,采用转接插孔的接触件可使滤波连接器的板式电容实现接触件的高密度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滤波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转接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转接插孔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技术的滤波电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壳体l及其中固定的 接触件、板式电容9,板式电容9外国的外电极与连接器壳体1间通过接地簧片11导电连接 并固定,所述接触件是由插针7及其上插接的转接插孔2构成。板式电容9上开设有接触 件安装孔供各接触件的插针7插配,接触件安装孔内壁上设有设有内电极,内电极与插针7 之间通过微型弹片10导电接触并固定在一起。转接插孔2套装在插针7上并被绝缘压板 5和矮绝缘体4固定在壳体1中,矮绝缘体4和绝缘压板5粘接固定在壳体1内,矮绝缘体 4外端面上封装有界面胶垫3,绝缘压板5与板式电容9之间垫设有缓冲胶垫8。 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转接插孔2,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插孔本体20,在 插孔本体20的一端的开口为转接孔25,转接孔25附近的插孔本体20的孔壁上设有从插孔 本体20上向开口方向悬伸出的舌片23,舌片23以折线槽22与插孔本体20间隔设置并可 以在径向弹性收张,短舌片23末端向内靠拢从而在转接孔25上形成单侧收口结构,该单侧 收口结构可与插入转接孔25中的插针7压配,实现电连接。插孔本体20另一端的插接孔 附近的内壁上设有向外扩口的锥台形壁面24,锥台形壁面24的大端与靠近的开口之间通 过弧形引导面过渡连接,插孔本体20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台阶21,环形台阶21的卡配于矮绝 缘体4中的台阶孔和绝缘压板5之间而被轴向限位。 上述实施例中的转接孔处的舌片还可以是两片以上。权利要求一种转接插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插孔本体,所述插孔本体的一端开口为转接孔,另一端开口为插接孔;插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台阶,所述转接孔附近孔壁上设有径向弹性收张的舌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本体于插接孔附近的内壁 上设有向外扩口的锥台形壁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形壁面的大端与靠近的开 口之间通过弧形引导面过渡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接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是由从插孔本体 上向开口方向悬伸出的以折线槽与插孔本体间隔设置的舌片,其中舌片的末端向内靠拢而 形成可径向收张的单侧收口结构。5. —种滤波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及其中的绝缘体、接触件、板式电容,板式电容上开设有接触件安装孔供各接触件插配,接触件安装孔中设有内电极与接触件之间导电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包括插针及其上插套的转接插孔,转接插孔套装在插针并被绝 缘体固定在壳体中,所述转接插孔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插孔本体,插孔本体与插针配合的 开口为转接孔,插孔本体另一端的开口为插接孔;插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和绝缘体固 连的环形台阶,所述转接孔附近孔壁上设有径向弹性收张的舌片与插针压配。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本体于插接孔附近的 内壁上设有向外扩口的锥台形壁面。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形壁面的大端与靠近 的开口之间通过弧形引导面过渡连接。8.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滤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是由从插孔本体上向开口方向悬伸出的以折线槽与插孔本体间隔设置的舌片,其中舌片的末端向内靠 拢而形成可径向收张的单侧收口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接插孔及使用该转接插孔的滤波电连接器,本技术的转接插孔,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插孔本体,所述插孔本体的一端开口为转接孔,另一端开口为插接孔;插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台阶,所述转接孔附近孔壁上设有径向弹性收张的舌片。本技术的转接插孔有转接孔、台阶和插接孔,与插针连接时转接孔的舌片单侧收口,可与接触件的插针部分有效接触,插接孔可与相插合的绞针部分接触,台阶用于同绝缘体间定位。本技术可实现滤波连接器内接触件的转接,由于插针直径较插孔直径小很多,采用转接插孔的接触件可使滤波连接器的板式电容实现接触件的高密度设置。文档编号H01R13/11GK201533044SQ20092031065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周煦, 张晓光 申请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接插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插孔本体,所述插孔本体的一端开口为转接孔,另一端开口为插接孔;插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台阶,所述转接孔附近孔壁上设有径向弹性收张的舌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光,周煦,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