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骑行防护用具,特别涉及一种骑行手套。
技术介绍
1、在驾驶摩托车的过程中,骑行人员必须配置相关的防护服装和防护手套,以获得抵抗严重撞击的保护作用。其中,防护手套能够在骑行人员发生跌落等意外事故时提供特殊的保护效果,具体的,在跌落后,骑行人员会在地面或草地滑行一段距离,此时,防护手套能够防止手部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严重的,骑行人员的小指出现弯折情况。
2、由于骑行人员的手,尤其是手指,需要对摩托车上的关键控制元件比如油门、离合器和刹车器等进行灵敏、精确的控制操作,因此,研发出一种防护手套,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还得为骑行人员提供良好的手运动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提高穿戴舒适感,从而避免骑行人员对关键控制元件和车把的触感降低而导致控制精度下降,是目前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骑行手套,防护效果佳,穿戴舒适感好,能在骑行过程中提供优良的手运动灵活度。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骑行手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骑行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无名指部和小指部,所述小指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均与所述无名指部的背面连接,以使所述小指部与所述无名指部紧挨设置,且其中一所述连接端设于所述无名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另一所述连接端设于所述无名指部的中节指骨位置,所述小指部的远离所述无名指部的表面设有三个第一硬质防护部,三个所述第一硬质防护部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小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中节指骨位置和远节指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手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小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和中节指骨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硬质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骑行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无名指部和小指部,所述小指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均与所述无名指部的背面连接,以使所述小指部与所述无名指部紧挨设置,且其中一所述连接端设于所述无名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另一所述连接端设于所述无名指部的中节指骨位置,所述小指部的远离所述无名指部的表面设有三个第一硬质防护部,三个所述第一硬质防护部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小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中节指骨位置和远节指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手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小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和中节指骨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硬质防护部之间设有连接条,且所述连接条与两个所述第一硬质防护部一体成型;和/或,所述连接部为连接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主体的尺侧位置设有第二硬质防护部,且所述第二硬质防护部设于所述小指部的掌指关节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主体还包括拇指部、食指部和中指部,所述拇指部的背面、所述食指部的背面、所述中指部的背面和所述无名指部的背面均设有第三硬质防护部,所述拇指部的第三硬质防护部设于所述拇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所述食指部的第三硬质防护部设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设于所述食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和中节指骨位置,所述中指部的第三硬质防护部设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设于所述中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和中节指骨位置,所述无名指部的第三硬质防护部设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设于所述无名指部的近节指骨位置和中节指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手套,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东,陈铿,王少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赛羽极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