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528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包括脱硫塔主体,所述脱硫塔主体的底部设有沉淀箱,所述脱硫塔主体的一侧设有储杂箱,且储杂箱与沉淀箱连通,所述脱硫塔主体上设有循环降温机构,所述脱硫塔主体内设有喷淋过滤机构,且喷淋过滤机构与循环降温机构连接,所述脱硫塔主体侧壁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脱硫塔主体的顶部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上端设有排气管,所述循环降温机构包括输液管、循环泵、散热器、固定板、转轴和螺旋输送板,所述喷淋过滤机构包括导向板、扩展板、喷淋头、挡板和过滤吸附块。本技术属于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烟气脱硫,具体是指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


技术介绍

1、氨法脱硫用氨吸收硫酸生产尾气中的so2的一种处理方法,具有高效、低耗能等优点,现有的氨法脱硫塔,如申请号cn202223546099.4公开的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通过漏液孔由下向上依次增大,使得多个分割板的顶部始终保持一定量的氨水,大大的降低烟气的温度,有效降低氨气产生量,再经过喷头喷淋的氨水进行反应,能够降低气溶胶颗粒的产生防止生成白烟,还能提高脱硫能力,且可以对杂质进行清理,降低塔体内氨气的溢出量,减少环境污染。

2、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塔随着烟气的不断进入,脱硫塔内部的温度也会不断升高,喷淋反应后的溶液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从而容易分解变成氨气而损失掉,影响脱硫处理的效果和效率,且仅依靠喷淋的方式与烟气反应,与烟气混合的效果较差,从而导致会有部分烟气无法与氨溶液充分反应,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包括脱硫塔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主体的底部设有沉淀箱,所述脱硫塔主体的一侧设有储杂箱,且储杂箱与沉淀箱连通,所述脱硫塔主体上设有循环降温机构,所述脱硫塔主体内设有喷淋过滤机构,且喷淋过滤机构与循环降温机构连接,所述脱硫塔主体侧壁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脱硫塔主体的顶部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上端设有排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降温机构包括输液管、循环泵、散热器、固定板、转轴和螺旋输送板,所述输液管设于脱硫塔主体侧壁上,且输液管的底端处于储杂箱内的底部,所述循环泵设于脱硫塔主体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包括脱硫塔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主体的底部设有沉淀箱,所述脱硫塔主体的一侧设有储杂箱,且储杂箱与沉淀箱连通,所述脱硫塔主体上设有循环降温机构,所述脱硫塔主体内设有喷淋过滤机构,且喷淋过滤机构与循环降温机构连接,所述脱硫塔主体侧壁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脱硫塔主体的顶部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上端设有排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降温机构包括输液管、循环泵、散热器、固定板、转轴和螺旋输送板,所述输液管设于脱硫塔主体侧壁上,且输液管的底端处于储杂箱内的底部,所述循环泵设于脱硫塔主体侧壁上且与输液管连通,所述散热器设于脱硫塔主体侧壁上且与输液管连通,所述固定板设于沉淀箱与储杂箱连接处的内壁上,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沉淀箱和固定板上,所述螺旋输送板设于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吸收方便清杂的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过滤机构包括导向板、扩展板、喷淋头、挡板和过滤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越蒋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峻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