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具体地,涉及一种测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是中国第一个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用于治疗初治或复治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而生物学活性是评价此类生物技术药物有效性的关键质量属性之一,是药物在临床前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细胞测定试验一般能较好地反映生物制品的生物学活性,常用于各种生物制品的活性测定。
2、目前已有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物学活性的测定方法是huvec细胞增殖抑制法,该方法采用原代huvec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细胞检测代次限定在5代以内。但是,与化学方法相比,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因受生物因素的依赖表现为变异大的劣势;而与使用传代细胞相比较,使用原代细胞的方法变异更大。目前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物学活性的测定方法的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提供了本申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需要一种测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基于特异性的s型曲线的抑制效果,能够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对L929细胞培养传代后的传代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与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混合培养;对混合培养后的细胞进行裂解,得到裂解液;对裂解液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基于测定后的结果和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标准品与效应细胞混合培养后的吸光度测定结果,利用相对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得到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生物学活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效应细胞与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混合培养中,所述效应细胞数量的接种密度为5000~15000个/培养单元。
3.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对l929细胞培养传代后的传代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与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混合培养;对混合培养后的细胞进行裂解,得到裂解液;对裂解液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基于测定后的结果和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标准品与效应细胞混合培养后的吸光度测定结果,利用相对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得到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生物学活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效应细胞与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混合培养中,所述效应细胞数量的接种密度为5000~15000个/培养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效应细胞与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混合培养中,培养孵育的时间为48~7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dmem培养基对l929细胞进行培养传代,所述dmem培养基含8-12%fbs、0.8-1.2%ps;培养传代的温度为30-40℃;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传代,培养箱中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效应细胞与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混合培养,还包括:获取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配制的不同浓度的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溶液;不同浓度的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溶液分别和效应细胞进行培养,得到不同浓度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溶液分别对应的培养后的培养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赵艳霞,郑凤家,耿雪,苏昕宇,祝清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