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299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10
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它涉及对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消除纳米晶体表面晶格缺陷的方法会增加晶体尺寸、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是以油酸和1‑十八烯的混合溶液为溶剂,以含钇、镥、钆、镧等惰性稀土离子的可溶性盐为溶质,配制前驱体溶液;将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放入前驱体溶液中高温处理,稀土离子填充纳米晶体的阳离子空位,消除表面晶格缺陷,在不改变纳米晶体尺寸的情况下,实现稀土离子发光的增强。可用于晶体发光领域及生物成像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属于稀土掺杂氟化物发光纳米晶体领域。


技术介绍

1、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因具备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长寿命发射、窄带宽、高抗光闪烁和强抗光漂白能力等,而在生物成像、生物传感、光伏器件和光化学反应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其中,生物领域对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有着尺寸小和发光强度高的特殊要求。然而,纳米晶体表面晶格缺陷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其发光性能。尤其是随着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尺寸的减小,由其表面晶格缺陷而导致的猝灭作用愈发强烈,使其难以满足发光亮度高的需求,这极大地限制了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3、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构建核壳结构、染料敏化、表面等离子体耦合、介电微透镜调制和光子晶体工程等途径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例如,核壳结构的构建,往往会伴随着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尺寸的增加,而另外几种方法均存在操作繁琐、工艺复杂的缺点。更重要的是,上述方法均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晶体表面晶格缺陷,实际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的环己烷分散液中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的尺寸为5~6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油酸和1-十八烯的混合溶液中油酸与1-十八烯的体积比为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前驱体溶液,每10ml前驱体溶液中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的环己烷分散液中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的尺寸为5~6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油酸和1-十八烯的混合溶液中油酸与1-十八烯的体积比为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体表面结构重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前驱体溶液,每10ml前驱体溶液中含有0.5~4mmol惰性稀土离子。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云飞王凤林李欣泽陈童郝树伟杨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