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桅杆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2972 阅读:4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顶桅杆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先通过卷扬机将钢管组件整体吊起;在钢管组件底部到达最低位基座时停止卷扬机;然后将一对手动葫芦的吊绳连接在最外层钢管上并以交替工作的方式提升或下降钢管组件以微调钢管组件的高度,直至最外层钢管置入最低位基座和次低位基座内,然后保持钢管组件的位置并焊接固定;然后将手动葫芦的吊绳连接在钢管组件中的最内层钢管上并以交替工作的方式提升最内层钢管,直至最内层钢管的下端部与套于最内层钢管上的次内层钢管的上端部的相套部位的长度为0.3-2m时停止提升,然后将最内层钢管和次内层钢管焊接固定;如此反复提升并焊接套于最外层钢管内剩余的各段钢管后,即完成屋顶桅杆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涉及累积提升并组装套装式桅杆的方法。
技术介绍
高食结构尤其是位于建筑物顶部的桅杆的安装一直是建筑施工的个难点,这主要是由于 高耸桅杆结构重量大、结构高,且其所处的施工场地环境较差,无大型安装机械的停置场地 或由于施工机械的起重性能无法满足起重高度以及起重量等因素,而采用液压爬升(顶升)法 、扳装法、脚手架承重散装法等予以施工,这些方法有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液压爬升等), 有的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扳装法),有的本身受重量制约无法安装较重的高耸结构(脚 手架承重散装法),且其安全系数都较低。中国专利公告号CN1987020公开了一种附着爬升式高耸桅杆结构安装方法及施工装置。 包括小型巻扬机,在框架的顶部有一横梁,横梁的两端伸出框架的边侧,在横梁的两端上有 滑轮,在框架侧面上有一个能通过桅杆分段结构的开口,在框架顶部横梁的底面中部有一吊 耳,吊耳设置倒链装置,将框架套在已安装的桅杆分段结构上,底部固定段固定连接在已安 装的桅杆分段结构上的支撑角上,用小型巻扬机的吊钩提升桅杆分段结构至框架侧面的开口 处,用吊耳承接桅杆分段结构,然后逐步放松小型巻扬机的吊钩,收紧倒链装置,桅杆分段 结构进入框架内部。本专利技术优点是它附着于高耸桅杆结构本身并利用其作为爬升的支承系统 予以安装高耸桅杆结构,整个施工过程具有自我循环的特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述桅杆的安装方法较复杂、安装成本较高,安装效率 和安全性较低,无法适用于大型桅杆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施工效率较高且适用于大型 桅杆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使用的桅杆是 由至少3段钢管套装的钢管组件,该钢管组件的各钢管长度由外及内逐一增大,且其中的最 外层钢管底部被封口;使用的用于支撑和固定桅杆的桅杆附墙基座至少包括上下垂直附墙分布的3个,其中,位置较低的两个分别为最低位基座和次低位基座;桅杆附墙基座中的位 置最高的最高位基座上设有一对手动葫戸,且最高位基座设于邻近屋顶顶端的墙壁上;安装 时,先通过巻扬机将钢管组件整体垂直吊起,并在吊起过程中,钢管组件底部拉有防晃绳; 在钢管组件底部到达所述桅杆附墙基座中的最低位基座时,停止巻扬机;然后将所述的一对 手动葫芦的吊绳连接在钢管组件的最外层钢管上,该对手动葫芦以交替工作的方式提升或下 降钢管组件以微调钢管组件的高度,同时人工调整钢管组件的平面位置,直至所述最外层钢 管置入所述最低位基座和次低位基座内,然后保持钢管组件的位置,并将所述最外层钢管与 所述最低位基座和次低位基座焊接固定;然后将所述的一对手动葫芦的吊绳连接在钢管组件 中的最内层钢管上,该对手动葫芦以交替工作的方式提升最内层钢管,直至最内层钢管的顶 端超过所述屋顶顶端时停止提升,并安装桅杆顶端设备;然后继续提升最内层钢管,直至最 内层钢管的下端部与套于最内层钢管上的次内层钢管的上端部的相套部位的长度为O. 3-2m时 停止提升,然后将最内层钢管和次内层钢管焊接固定;此时的焊接成一体的最内层钢管和次 内层钢管构成累积组装件;然后将所述的一对手动葫芦的吊绳连接在该累积组装件上;如此 反复提升并焊接套于所述最外层钢管内剩余的各段钢管,并完成整个桅杆累积提升、组装, 最后与剩余的附墙基座焊接固定即完成屋顶桅杆的安装。当所述一对手动葫芦以交替工作的方式提升最内层钢管时, 一只葫芦提升至行程极限后 锁定,然后将另一只葫芦的吊绳在最内层钢管上的连接部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再提升至行程 极限并锁定,如此交替循环;该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施工方便且成本低廉。为防止被提升的钢管在提升过程中发生晃动,使用的所述最高位基座是带封闭环的闭环 式基座;在通过所述手动葫芦提升最内层钢管时,最内层钢管的底部始终被套于次内层钢管 中,且最内层钢管的上端部始终套在最高位基座的封闭环中,有效限制最内层钢管两段的晃 动范围,既方便了施工,又确保施工安全。为进一步方便了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在提升 所述累积组装件时,累积组装件的底部始终被套于其下方的钢管中,累积组装件同时套在最 高位基座的封闭环中。为方便在钢管组件底部到达所述最低位基座时,及时微调钢管组件底部的位置并快速焊 接固定,使用的所述最低位基座和次低位基座采用开口式,并在与所述最外层钢管焊接固定 时,以焊接方式封闭最低位基座和次低位基座上的开口 。为确保桅杆上两段钢管之间的所述相套部位彼此固定,其采用筛焊方式焊接。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屋顶桅杆的安装方 法,将组成屋顶钢桅杆的多段不同截面的钢管套装在一起构成套装组合件进行吊装,故而适用于大型桅杆的安装,避免了超长构件运输、高空超长构件的吊装,有效降低了吊装难度和 吊装费用,确保了施工安全,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利用桅杆附墙基座为提 升吊点、提升限位控制点,桅杆始终从底部逐段累积提升到位,避免了在高空凌空作业,确 保了施工安全,同时采用结构安装工程常用的工、机具,无需特殊机具、设备,对操作人员 也无其它特殊要求,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工艺适应性较强、流程清 晰、工艺可靠,易于各级管理、操作人员理解和掌握,便于实际操作。(2)本专利技术中,钢 管组件底部拉有防晃绳,有地面施工人员或采用相关机械设备使防晃绳适当张紧,防止钢管 组件底部摆动或整个钢管组件发生倾斜。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屋顶桅杆的就位立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最内层钢管提升的示意图3为实施例中的最内层钢管提升组装到位并开始累积提升次内层钢管的示意图; 图4为在图3的基础上继续累积提升并组装屋顶桅杆的示意图5为在图4的基础上累积提升并并使整个屋顶桅杆累积提升到位的示意图6为实施例中的闭环式基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7为实施例中的开口式基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8为实施例中的钢管组件在吊装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l-7,本实施例的,包括使用的桅杆是由至少3段钢管套装的钢管组件l,该钢管组件l的各钢管长度由外及内逐一增大lm左右,且其中的最外层钢管l-3 底部被封口,以方便将钢管组件l整体垂直吊起;使用的用于支撑和固定桅杆的桅杆附墙基 座2至少包括上下垂直附墙分布的3个,其中,位置较低的两个分别为最低位基座2-l和次 低位基座2-2;桅杆附墙基座2中的位置最高的最高位基座2-4上设有一对手动葫戸4,且最高 位基座2-4设于邻近屋顶顶端7的墙壁上。使用的巻扬机3包括设置在地面的线缆巻绕电机和设置在屋顶顶端7上的导轮;连接在线缆巻绕电机上的线缆经导轮与钢管组件l相连。线缆与钢管组件l捆绑后一起提升至第一焊接位。施工人员承载在专用高处作业吊篮中,并控制所述的一对手动葫芦4,并进行焊接工作。安装时,先通过巻扬机3将钢管组件1整体垂直吊起,在吊起过程中,钢管组件l底部拉有防晃绳;在钢管组件1底部到达所述桅杆附墙基座2中的最低位基座2-1 (即第一焊接位)时,停止巻扬机3;然后将所述的一对手动葫戸4的吊绳连接在钢管组件l的最外层钢管l-3上,该对手动葫戸4以交替工作的方式提升或下降钢管组件1以微调钢管组件1的高度,同时人工调整钢管组件l的平面位置,直至所述最外层钢管l-3置入所述最低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顶桅杆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的桅杆是由至少3段钢管套装的钢管组件(1),该钢管组件(1)的各钢管长度由外及内逐一增大,且其中的最外层钢管(1-3)底部被封口; 使用的用于支撑和固定桅杆的桅杆附墙基座(2)至少包括上下垂直附墙分布的3个,其中,位置较低的两个分别为:最低位基座(2-1)和次低位基座(2-2);桅杆附墙基座(2)中的位置最高的最高位基座(2-4)上设有一对手动葫芦(4),且最高位基座(2-4)设于邻近屋顶顶端(7)的墙壁上; 安装时,先通过卷扬机(3)将钢管组件(1)整体垂直吊起,并在吊起过程中,钢管组件(1)底部拉有防晃绳;在钢管组件(1)底部到达所述桅杆附墙基座(2)中的最低位基座(2-1)时,停止卷扬机(3); 然后将所述的一对手动葫芦(4)的吊绳连接在钢管组件(1)的最外层钢管(1-3)上,该对手动葫芦(4)以交替工作的方式提升或下降钢管组件(1)以微调钢管组件(1)的高度,同时人工调整钢管组件(1)的平面位置,直至所述最外层钢管(1-3)置入所述最低位基座(2-1)和次低位基座(2-2)内,然后保持钢管组件(1)的位置,并将所述最外层钢管(1-3)与所述最低位基座(2-1)和次低位基座(2-2)焊接固定; 然后将所述的一对手动葫芦(4)的吊绳连接在钢管组件(1)中的最内层钢管(1-1)上,该对手动葫芦(4)以交替工作的方式提升最内层钢管(1-1),直至最内层钢管(1-1)的顶端超过所述屋顶顶端(7)时停止提升,并安装桅杆顶端设备;然后继续提升最内层钢管(1-1),直至最内层钢管(1-1)的下端部与套于最内层钢管(1-1)上的次内层钢管(1-2)上端部的相套部位的长度为0.3-2m时停止提升,然后将最内层钢管(1-1)和次内层钢管(1-2)焊接固定;此时,焊接成一体的最内层钢管(1-1)和次内层钢管(1-2)构成累积组装件; 然后将所述的一对手动葫芦(4)的吊绳连接在该累积组装件上;如此反复提升并焊接套于所述最外层钢管(1-3)内剩余的各段钢管,最后与剩余的附墙基座焊接固定即完成整个屋顶桅杆的累积提升和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