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套双螺旋轨道的可调双波段声超表面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295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套双螺旋轨道的可调双波段声超表面吸收器,其包括同轴布置的外腔体、内腔体和中心柱,内腔体上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通孔和用于避让中心的中心孔,外腔体的内壁和内腔体的外壁形成外层大半径螺旋通道,外层大半径螺旋通道内设置有沿中心柱的中心轴线螺旋延伸布置外螺旋叶片,内腔体的内壁和中心柱的外周面形成内层小半径螺旋通道,内层小半径螺旋通道内设置有与中心柱固接的内螺旋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宽频带内(特别是低频段)有效吸收噪声,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能够智能调节吸声特性,同时兼顾环保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波段声超表面吸收器,尤其涉及一种嵌套双螺旋轨道的可调双波段声超表面吸收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噪声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工作效率。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不仅会导致听力损伤,还可能对人体的视觉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目前,噪声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吸声技术、隔振减振技术、声学吸声材料、吸声结构、阻尼处理和绿化降噪等方法。其中,吸声降噪技术因其简单有效而被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将声能转换为热能,从而达到降低噪声强度的目的。

2、然而,随着人们对声学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吸声降噪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传统吸声材料在恶劣环境下性能易受影响,如高温、高湿或腐蚀性环境会导致材料性能迅速降低甚至失效,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场景。其次,在处理低频噪声时,常规声学超材料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在保持较小体积的同时实现有效吸收。此外,实际环境中的噪声通常包含多个频段,而常规超材料往往只能固定吸收某一特定频段且吸收带宽较窄,无法满足复杂噪声环境的需求。更重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套双螺旋轨道的可调双波段声超表面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布置的外腔体(1)、内腔体(2)和中心柱(6),所述内腔体(2)上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上设置有通孔(5)和用于避让中心柱(6)的中心孔,所述外腔体(1)的内壁和所述内腔体(2)的外壁形成外层大半径螺旋通道,所述外层大半径螺旋通道内设置有沿所述中心柱(6)的中心轴线螺旋延伸布置外螺旋叶片(3),所述内腔体(2)的内壁和所述中心柱(6)的外周面形成内层小半径螺旋通道,所述内层小半径螺旋通道内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柱(6)固接的内螺旋叶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双螺旋轨道的可调双波段声超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套双螺旋轨道的可调双波段声超表面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布置的外腔体(1)、内腔体(2)和中心柱(6),所述内腔体(2)上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上设置有通孔(5)和用于避让中心柱(6)的中心孔,所述外腔体(1)的内壁和所述内腔体(2)的外壁形成外层大半径螺旋通道,所述外层大半径螺旋通道内设置有沿所述中心柱(6)的中心轴线螺旋延伸布置外螺旋叶片(3),所述内腔体(2)的内壁和所述中心柱(6)的外周面形成内层小半径螺旋通道,所述内层小半径螺旋通道内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柱(6)固接的内螺旋叶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双螺旋轨道的可调双波段声超表面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旋叶片(3)的半径大于所述内螺旋叶片(9)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双螺旋轨道的可调双波段声超表面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2)的顶端设置有外侧面设有多个沿其周向旋转对称布置的限位槽(7),所述密封盖(4)的低端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槽(7)配合的限位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双螺旋轨道的可调双波段声超表面吸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辰徐立润罗佳恒贾文畅张天宇孙云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