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248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根系生长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解决常用技术形成的影响春季机械作业,安装难度极大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微根管安装时间的选择,步骤二:微根管的安装,步骤三:根系图像的获取,步骤四:根系数据的获取。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玉米根系的原位、连续监测,操作过程简单,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根系生长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根系作为植物吸收水分、养分的主要器官,其分布、形态与土壤环境紧密相连,因此根系生长动态既是反映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土壤生境的重要指示指标。实时、实地获取根系生长动态对于全面理解根-土关系、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2、植物根系生长于地下,原位、无损获取根系生长动态难度极大。根系研究发展至今,已有多种监测方法,如土钻法、土柱法、剖面法、根室法、微根管法等。相比于其他方法,微根管法因其原位、非破坏性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植物根系动态研究。东北黑土区属一年一熟种植区,质地黏重、冻土期长、适合作业时间短。以往微根管通常需要提前3~6个月进行预埋,以保证微根管与周围土壤紧密结合,若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即安装微根管,容易影响春季机械作业;若在玉米播种后即安装微根管,往往地面以下40cm以下仍为冻层,安装难度极大。此外,微根管安装的位置、角度、数量都会影响根系数据的质量及准确性。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以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微根管安装前,先用土钻在垄台上玉米株之间进行冻土层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预打孔与地面的夹角为45°,预打孔距离地面的深度为85cm,在打孔过程中逐层推进,同时在推进过程中加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微根管长度为1m,黑色胶带缠绕在微根管上端的15~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微根管安装前,先用土钻在垄台上玉米株之间进行冻土层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预打孔与地面的夹角为45°,预打孔距离地面的深度为85cm,在打孔过程中逐层推进,同时在推进过程中加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一种用于玉米根系生长动态原位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微根管长度为1m,黑色胶带缠绕在微根管上端的15~20cm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向明彭伟冉恩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