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2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钓竿,特别涉及钓竿的把手构造的改进。通过改进设在把手上的卷线器座部的构造,实现把手的细径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钓竿的把手(12)包括壳体。芯部件(25)嵌入壳体,在芯部件(25)上设有滑动部件(41)。钓竿主体穿过芯部件(25)。滑动部件(41)包括罩部(42),构成挟持钓鱼用卷线器腿部的可动罩。罩部(42)具有卡合凸部(45),该卡合凸部(45)嵌入芯部件(25)的导引槽(39)内。滑动部件(41)嵌入设在芯部件(25)上的嵌合凹部(34),一边从前方朝着后方侧滑动,一边组装在芯部件(25)上。环状螺母部件(23)与滑动部件(41)螺纹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钓竿的构造,该钓竿包括钓竿主体和支承该钓竿主体的把手。特别涉及设在把手上的卷线器座部的构造。
技术介绍
图7示意地表示钓饵用的钓竿(典型的有所谓的鲈鱼竿等)的构造。如该图所示,通常,钓饵用的钓竿1,包括钓竿主体2和支承该钓竿主体2的把手3。在把手3上,设有安装着垂钓卷线器4的卷线器座部5。该卷线器座部5包括固定罩6和可动罩7,用该一对罩6、7挟持钓鱼用卷线器4的腿部8。这样,钓鱼用卷线器4被固定在把手3上(例如见日本特开2003-274812号公报)。在把手3上,设有收容可动罩7的收容室9,可动罩7插入在该收容室9内。另外,在把手3上,设有操作可动罩7的操作环10。操作环10安装在把手3上,以把手3的轴方向为中心可自由旋转。在操作环10的内周面上,形成内螺纹11。在可动罩7上形成外螺纹12,该外螺纹12和内螺纹11螺纹配合。因此,当操作环10旋转时,可动罩7在图中左右方向滑动,这样,钓鱼用卷线器4的腿部8被挟持住。
技术实现思路
这样,在通过操作环10使可动罩7滑动的钓竿1中,把手3的外径尺寸D比较大。这是因为把手3的外径尺寸D,是以钓竿主体2的外径尺寸为基准,在竿主体2的外径尺寸上加上可动罩7的壁厚尺寸来决定的,这时,为了确保钓竿主体2的机械强度,钓竿主体2的外径尺寸必须要保持在一定值以上,所以,必然地把手3的外径尺寸的最小值也被限定在一定值以上。另一方面,在实际垂钓时,把手3是垂钓者握持的部分,所以,对于垂钓者来说,为了提高钓竿1的操作性,把手3的外径尺寸最好设计得小一些。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把手的构造,在确保钓竿主体的强度的同时,又要实现把手的小径化。(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钓竿,包括带卷线器座部的把手、和沿前后方向穿在把手中的钓竿主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手具有筒状壳体、筒状芯部件、滑动部件、环状螺母部件;上述筒状壳体设有开口部,钓鱼用卷线器的腿部能插入该开口部内;上述筒状芯部件嵌入该筒状壳体的内部,上述钓竿主体穿过该筒状芯部件;上述滑动部件配置成与上述芯部件的设有上述开口部一侧的外周面相接触,可朝前后方向滑动;上述环状螺母部件在以上述前后方向为旋转中心轴可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连接在上述筒状壳体的前端部,围绕着上述芯部件并且与上述滑动部件的外周面螺纹配合;上述卷线器座部具有第1罩部和第2罩部;上述第1罩部与上述筒状壳体的上述开口部后端侧相连,上述第2罩部形成在上述滑动部件的后端部;上述芯部件通过减薄而在外周面形成嵌合凹部,上述滑动部件具有一体地设置在上述第2罩部的嵌合凹部侧、并且向前方侧延伸的嵌合片,该嵌合片可滑动地嵌入上述嵌合凹部。根据该构造,第1罩部作为收容钓鱼用卷线器腿部的一方侧的固定罩,滑动部件作为收容钓鱼用卷线器腿部的另一方侧的可动罩。通过垂钓者使环状螺母部件转动,与环状螺母部件螺纹配合着的滑动部件滑动,第2罩部接近或离开第2罩部。因此,当第2罩部接近第1罩部时,钓鱼用卷线器的腿部被第1罩部和第2罩部挟持住,固定在把手上。另外,由于滑动部件的嵌合片嵌入设在芯部件上的嵌合凹部,所以,芯部件的壁厚尺寸与滑动部件的壁厚尺寸之和比已往的小。这时因为嵌合凹部是将芯部件减薄而形成的。因此,即使穿入芯部件中的钓竿主体的外径尺寸与已往的相同,与滑动部件螺纹配合的环状螺母部件的外径尺寸也比已往的小。(2)也可以是如下的构造在上述第2罩部上形成卡合凸部,在上述芯部件的后端部设有导引槽,上述卡合凸部在只被允许前后方向位移的状态下与滑动导引槽配合,通过上述卡合凸部从前方侧朝着后方侧嵌入上述滑动导引槽,上述滑动部件与上述芯部件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设有固定螺母部件,该固定螺母部件从上述环状螺母部件的前方侧与芯部件的前端部螺纹配合,将上述环状螺母部件固定在与上述筒状壳体之间。根据该构造,滑动部件从前方朝着后方侧可简单地嵌入芯部件,在该状态下安装环状螺母部件。该环状螺母部件与上述滑动部件螺纹配合,所以,当环状螺母部件旋转时,滑动部件就滑动。而且,通过将固定螺母部件螺纹配合于芯部件上,环状螺母部件被定位固定。即,把滑动部件、环状螺母部件和固定螺母部件组装在芯部件上,就可将它们简单地组装、分解。因此,例如当灰尘等附着在第2罩部上时,把固定罩部件从芯部件上卸下,滑动部件也就要简单地卸下,可以简单地进行卷线器座部的清扫。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由于钓竿把手上的设有环状螺母部件的部分的外径尺寸小,所以,能确保钓竿主体的强度并且可实现把手的小径化。其结果,可设计出垂钓者容易使用的钓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之钓竿的正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之钓竿的把手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之钓竿的把手的要部放大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之钓竿的把手的要部放大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之钓竿的把手的要部放大断面图。图6是图5的放大图。图7是已往的饵钓用钓竿的构造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之钓竿的正面图。该钓竿10是饵钓用的单体式钓竿,包括钓竿主体11和支承其后端部的把手12。在把手12上设有后面详述的卷线器座部21。卷线器座部21挟持着钓鱼用卷线器的腿部,把该钓鱼用卷线器固定在把手12上。钓竿主体11由单一的杆状部件构成,穿入把手12的内部。在本实施形态中,钓竿主体11是由单一的部件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多个部件连接起来构成钓竿主体11。钓竿主体11是用公知的方法构成的,例如,将碳素纤维强化树脂(预浸树脂片材)裁成预定的形状,将其卷成筒状,形成为圆筒状的部件。另外,如该图所示,在钓竿主体11上,以预定间隔配置着多个钓丝导引件13~20。这些钓丝导引件13~20,配置在设有上述卷线器座部21的一侧,因此,钓竿10是安装着替续卷线器(ベイトリ一ル)的钓竿。本实施形态之钓竿10的特征在于把手12的构造。具体地说,把手12包括构成其骨架的壳体22。在该壳体22上设有保持上述钓鱼用卷线器腿部的一对罩部(未图示)。通过环状螺母部件23的旋转,一对罩部(后述的固定罩40和罩部42)挟持上述腿部,由于该机构是后述的构造,所以,环状螺母部件23可以小径化,结果把手12也可以小径化。图2是把手12的放大立体图。如前所述,把手12具有壳体22和环状螺母部件23,该环状螺母部件23和壳体22可分离地组装着。图3是把手12的要部放大立体图,表示环状螺母部件23从壳体22上卸下的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把手12具有壳体22、接肘部24、芯部件25、环状螺母部件23和固定螺母部件26。接肘部24设在壳体22的后端。芯部件25嵌入在壳体22的前端部侧并向前方突出。环状螺母部件23套合在芯部件25上并且设在壳体22的前端。固定螺母部件26螺纹配合在芯部件25上。壳体22例如由铝等金属或树脂构成,形成为筒状。在壳体22的上部设有开口部27,钓鱼用卷线器的腿部插入在该开口部27内。在开口部27内配置着座部件28,钓鱼用卷线器的腿部载置在该座部件28上。在该开口部27的后端,相连地形成固定罩40(第1罩部)。固定罩40在内部形成凹部,钓鱼用卷线器的腿部的后方侧部分,收容保持在该凹部内。另外,固定罩40的具体形状与已往的固定罩相同,所以其详细说明从略。另外,由于钓竿10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钓竿,包括具有卷线器座部的把手、和沿前后方向穿入把手中而被支承的钓竿主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手具有筒状壳体、筒状芯部件、滑动部件、环状螺母部件;上述筒状壳体设有开口部,钓鱼用卷线器的腿部能插入该开口部内;上述筒状芯部件嵌入该筒状壳体 的内部,上述钓竿主体穿过该筒状芯部件;上述滑动部件与上述芯部件的设有上述开口部一侧的外周面相接触,可朝前后方向滑动;上述环状螺母部件在以上述前后方向为旋转中心轴可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连接在上述筒状壳体的前端部,围绕着上述芯部件并且与上述滑动部件的外周面螺纹配合;上述卷线器座部具有第1罩部和第2罩部;上述第1罩部与上述筒状壳体的上述开口部后端侧相连地形成,上述第2罩部形成在上述滑动部件的后端部;上述芯部件通过减薄而在外周面形成有嵌合凹部,上述滑动部件具有一体地设在上 述第2罩部的嵌合凹部侧、并且向前方侧延伸的嵌合片,该嵌合片自由滑动地嵌入上述嵌合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1-27 018582/20041.钓竿,包括具有卷线器座部的把手、和沿前后方向穿入把手中而被支承的钓竿主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手具有筒状壳体、筒状芯部件、滑动部件、环状螺母部件;上述筒状壳体设有开口部,钓鱼用卷线器的腿部能插入该开口部内;上述筒状芯部件嵌入该筒状壳体的内部,上述钓竿主体穿过该筒状芯部件;上述滑动部件与上述芯部件的设有上述开口部一侧的外周面相接触,可朝前后方向滑动;上述环状螺母部件在以上述前后方向为旋转中心轴可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连接在上述筒状壳体的前端部,围绕着上述芯部件并且与上述滑动部件的外周面螺纹配合;上述卷线器座部具有第1罩部和第2罩部;上述第1罩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慎一郎土山有希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