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008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31 12:15
提供一种钓竿,以更高的对策消除鱼咬钩灵敏度下降、拿着重、钓线的飞行距离不远的缺点,更能够发挥竿本来的性能。把线引导器组区分为:由三个限制引导器(5A、5B、5C)或两个限制引导器(7A、7B)构成的限制引导器组(3)、由高度和口径比限制引导器减少的多个末梢引导器(11)构成的末梢引导器组(9),限制引导器的高度(H)和口径(D)被设定成能够描绘为口径是圆周的一个假想圆锥形,末梢引导器(11)的高度(H)和口径(D)被设定成全部相同。由于钓线被迅速且顺利地收回,所以末梢引导器组(9)能够由径小且轻的引导器组合,结果是能够使整体格外重量轻,更发挥竿本来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线弓I导器组具备有特点的钓竿
技术介绍
对于安装所谓绕线架而使用的钓竿,为了使钓线(=线)的力不过度地向杆体即空竿传递而使空竿自然弯曲,一般情况是在绕线架与顶端引导器之间把由多个引导器构成的线引导器组空开规定间隔地安装。该线引导器组的引导器以往就是从绕线架侧向顶端引导器侧地高度和口径逐渐减少,但被指出有鱼咬钩灵敏度下降、拿着重、远抛时铅坠儿和诱饵的飞行距离不远的缺点。相对地,被专利文献I提案的钓竿,从绕线架侧向顶端引导器侧地引导器的高度和口径逐渐减少,但以中间的一个引导器为边界而把线引导器组分成安装在绕线架侧的基础引导器与该中间引导器之间的第一中间引导器组、安装在中间引导器与顶端引导器之间的第二中间引导器组,第一中间引导器组的引导器主要担任把从绕线架放出的钓线收回的作为限制的功能,能够使第二中间引导器组的引导器重量轻,结果是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上述缺点。专利文献I :(日本)特许第2899538号说明书但为了与其他公司的商品有差别,则追求更能发挥空竿本来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竿,以更高的对策消除上述的鱼咬钩灵敏度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竿,在杆安装有把从绕线架放出的钓线引导到顶端引导器的线引导器组,其特征在于,把线引导器组区分为:由2~3个这样的多个限制引导器构成的限制引导器组、由高度和口径比所述限制引导器小的多个末梢引导器构成的末梢引导器组,所述多个限制引导器的高度和口径被设定成能够描绘为口径是圆周的一个假想圆锥形,所述多个末梢引导器的高度和口径被设定成全部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村一仁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