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方面,提供一种轻巧、适合旅行的自动扣合多轮车。
技术介绍
1、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诸多种交通工具,如城铁、公共汽车、高铁、飞机等,但在大都市中产生了车辆数量大,造成拥堵,存在着停车位紧张和无序停放的问题,需要一种乘坐各种大型交通工具时快速折叠和折叠后体积小的车辆,便于携带,因此在箱式三轮车(专利号:982481381)、可收缩折叠成箱形的车(专利号:200810127016.3)、箱式折叠车(专利号:2009202787961、2010201154998)、可折叠箱式电动车(专利号:201420497841.3)及参考箱形两轮折叠车(专利号:20072031109.6)、手提箱式折叠车(专利号:201110045455、2012103498753、2011102423030)、折叠多轮车(专利号:2017212540565)、扣合多轮车(专利号:202310425380.2)等技术基础上进行优化,产生本自动扣合多轮车,其车架结构适用于两轮、三轮、四轮车及机动、人力驱动,零、部件的互换性好,车辆结构简单
...【技术保护点】
1.主要由后轮(1)、减震器(2)、座支撑杆(3)、靠背板(4)、座支撑连杆(5)、座板(6)、前轮架(7)、车把(8)、车把滑套(9)、转向控制(10)、车把连杆(11)、前轮(12)、脚蹬(13)、丝杠(14)、中轴连杆(15)、丝杠滑块(16)、脚踏板(17)、丝杠滑块(16)、脚踏板(17)、座连杆(18)、锁定销(19)、后连杆(20)、导轮(21)、后轮架(22)及附件组成的自动扣合多轮车,其特征在于前轮架(7)由长纵向梁前端与转向立管连接,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前叉固定前轮(12),梁后端有横向轴孔所构成,后轮架(22)由纵向梁后端分叉,在分叉后端固定轴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主要由后轮(1)、减震器(2)、座支撑杆(3)、靠背板(4)、座支撑连杆(5)、座板(6)、前轮架(7)、车把(8)、车把滑套(9)、转向控制(10)、车把连杆(11)、前轮(12)、脚蹬(13)、丝杠(14)、中轴连杆(15)、丝杠滑块(16)、脚踏板(17)、丝杠滑块(16)、脚踏板(17)、座连杆(18)、锁定销(19)、后连杆(20)、导轮(21)、后轮架(22)及附件组成的自动扣合多轮车,其特征在于前轮架(7)由长纵向梁前端与转向立管连接,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前叉固定前轮(12),梁后端有横向轴孔所构成,后轮架(22)由纵向梁后端分叉,在分叉后端固定轴座构成,轴座上安装后轮(1),前轮架(7)长梁后端、后轮架(22)前端、座支撑杆(3)下端设有横向轴孔,并铰接在一起,座支撑杆(3)上端与座板(6)横向铰接,前轮架(7)、后轮架(22)、座板(6)横向铰接轴位于车辆扣合后,后轮的后下端,前轮架(7)梁上固定支撑架托住纵向丝杠(14),丝杠(14)一端与固定的电机轴连接,丝杠(14)上装有对应内螺纹和横向轴孔的丝杠滑块(16),其轴孔分别铰接着后连杆(20)、座连杆(18)及车把连杆(11)一端,而后连杆另一端铰接在后轮架(22)上,座连杆另一端铰接在座支撑连杆(3)上,车把(8)下端插入在车把滑套(9)中可转动,车把连杆(11)一端横向铰接在丝杠滑块(16)上,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