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箱体及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119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6
本技术涉及培养箱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培养箱体及培养系统,该培养箱体包括: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外层结构的内壁面与内层结构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隔,内层结构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对流部和第二对流部,两个对流部在培养腔内形成对流通道;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加热件和至少一引流件。该加热件能够至少对间隔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然后引流件对加热后的气体进行引流,进而使得加热后气体从第一对流部沿对流通道输送至第二对流部,以在对流通道中形成对流,即使需要到较大的箱体的培养箱时,也可以快速达成温度场的均一,且只要保证从加热体中吹出来的空气温度均一且恒定,那么箱体内的温度场可迅速达到并稳定在设定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培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培养箱体及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1、培养箱,是指温度可控的,主要用于培养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箱体装置,有的具有制冷和加热的双向调温系统,是生物、农业、医药、环保等科研部门的基本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恒温培养、恒温反应等试验,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培养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通过加热/降温内胆的表面达成培养箱的温度均一,但是当箱体较大时,由于空气的热导率仅为0.023w/m2 k,通过热传导加热空气的时间会很长且无法做到温度场的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通过加热/降温内胆的表面达成培养箱的温度均一,但是当箱体较大时,由于空气的热导率仅为0.023w/m2k,通过热传导加热空气的时间会很长且无法做到温度场的均匀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培养箱体及培养系统。

2、一种培养箱体,其包括:外层结构,所述外层结构具有容纳腔;内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层结构具有培养腔,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上开设若干个通孔(204),对应的所有的所述通孔(204)分别成型所述第一对流部(202)和所述第二对流部(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通孔(204)呈均匀排布在所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00)还包括承载板(403),所述承载板(403)套设在所述内层结构(200)的外壁面上,且在所述承载板(403)的至少一侧设置一加热组件(400),所述引流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上开设若干个通孔(204),对应的所有的所述通孔(204)分别成型所述第一对流部(202)和所述第二对流部(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通孔(204)呈均匀排布在所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00)还包括承载板(403),所述承载板(403)套设在所述内层结构(200)的外壁面上,且在所述承载板(403)的至少一侧设置一加热组件(400),所述引流件(402)设置在所述承载板(403)上相对所述加热件(401)的一侧,且所述加热件(401)位于所述引流件(402)的出口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00)还包括与所述加热件(401)一一设置的安装套管(404),所述安装套管(404)设置在所述承载板(403)上,且所述安装套管(404)的两端呈开口设置,将所述加热件(401)安装在所述安装套管(404)内,所述引流件(402)的出口与所述安装套管(404)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管(404)采用陶瓷材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炜葛阳谢劲松刘祎刘寒徐正平吴炎凡冯勇通林文琦耿爽唐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