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中药发酵益生菌的培养基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098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中药发酵益生菌的培养基及方法,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培养基将吐温‑80去除。其形成的液滴光谱基线平整,且筛选到的阳性菌的比例显著增高。通过微流控系统将来自样本菌落的单菌包埋于含有上述培养基的液滴中,液滴微流控技术单次运行实验可以处理约5000个液滴,液滴经培养通过设定目标OD值范围的筛选,获得阳性液滴,将阳性液滴分别置于功能筛选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潜力益生菌。通过试验验证发现,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的潜力益生菌数量及丰度均优于传统筛菌方法,大大降低筛菌的时间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中药发酵益生菌的培养基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益生菌是当前研究的微生态制剂之一,是指当摄入足够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活的微生物。中药发酵早在古代便有,是一道炮制工艺。利用益生菌发酵中药不仅能够促进中药有效物质的溶出、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提高药效或者产生新的药效物质,而且能够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例如产果胶酶、纤维素酶的益生菌,能够提高中药有效物质的释放;产β-葡萄糖苷酶酶的菌株能够将主要人参皂苷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提高人参皂苷的利用率增强功效。利用益生菌有目的的发酵中药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中,目录中的这部分益生菌可用于食品原料。发酵中药益生菌的研究基于菌种库的搭建,如何快速的建立目标菌种库是关键。

2、益生菌的来源较为广泛,传统发酵果蔬、发酵乳制品、发酵肉类等传统发酵食品是很好的益生菌来源。现有的益生菌分离方法是通过将样本进行梯度稀释涂布,再一次或多次平板划线纯化后获得单菌,再对单菌进行体外功能评价筛选出具备发酵中药潜力的益生菌。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中药发酵益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浓度的组份组成:8~12 g/L胰蛋白胨、4~6 g/L酵母提取物、5~7 g/L磷酸氢二钾、1~3 g/L柠檬酸三铵、15~27 g/L乙酸钠、18~25 g/L葡萄糖、0.4~0.6 g/L七水硫酸镁、0.1~0.2 g/L四水硫酸锰、0.01~0.1 g/L七水硫酸铁和0.05~0.2 g/L放线菌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pH为4.0~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由以下浓度的组份组成:10 g/L胰蛋白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中药发酵益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浓度的组份组成:8~12 g/l胰蛋白胨、4~6 g/l酵母提取物、5~7 g/l磷酸氢二钾、1~3 g/l柠檬酸三铵、15~27 g/l乙酸钠、18~25 g/l葡萄糖、0.4~0.6 g/l七水硫酸镁、0.1~0.2 g/l四水硫酸锰、0.01~0.1 g/l七水硫酸铁和0.05~0.2 g/l放线菌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ph为4.0~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由以下浓度的组份组成:10 g/l胰蛋白胨、5 g/l酵母提取物、6 g/l磷酸氢二钾、2 g/l柠檬酸三铵、25 g/l乙酸钠、20 g/l葡萄糖、0.58 g/l七水硫酸镁、0.15 g/l四水硫酸锰、0.03 g/l七水硫酸铁和0.1g/l放线菌酮。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在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中药发酵益生菌中的应用。

5.一种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中药发酵益生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od值设定之前还包括去除100±30个不稳定液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芬韩丽娟杨国力侯诗陈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康美华大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