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载虚拟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的流行,以及车载以太网的普及,针对车辆不同域中的数据使用场景,存在大量的时间同步要求,如智驾域中摄像头、激光/毫米波雷达数据的精准采集,座舱域中前后排音视频的同步播放、多摄像头数据的合成展示等,其中,时间同步基本使用ieee 1588标准的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或gptp(generalized precisiontime protocol)协议。
2、主流的车载以太网配置包括百兆(ieee 100base-t1)和千兆(ieee 1000base-t1)两种,其区别在于各域内对带宽大小的需求不同,而各时间节点间同步数据的传输也存在单播和组播方式,对网络带宽有一定要求,原则是同步频率高,时间精度高,带宽占用也高,反之亦然。
3、在车载环境中,对于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不尽相同,如智驾数据要求精度高,而座舱域的音视频同步播放就相对较低,合理灵活的设置同步频率,以求达到精度与带宽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载虚拟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虚拟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集设计为:[SyncInterval,SyncCount]x SamplesCount;SyncCount表示周期内请求次数,SyncInterval表示两次请求的时间间隔为同步步长,SamplesCount表示样本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虚拟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ync报文流程:主时钟Master发出sync报文,并记录下sync报文离开主时钟Master的精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载虚拟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虚拟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集设计为:[syncinterval,synccount]x samplescount;synccount表示周期内请求次数,syncinterval表示两次请求的时间间隔为同步步长,samplescount表示样本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虚拟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ync报文流程:主时钟master发出sync报文,并记录下sync报文离开主时钟master的精确发送时间t1,从时钟slave收到sync报文,并记录下接收时间t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虚拟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ollow_up报文流程:主时钟master将时间t1封装到follow_up报文中,发送给从时钟slav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虚拟架构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elay_req报文流程:从时钟slave收到follw up报文后,向主时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开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盛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