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5908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Merrifield树脂为活性载体、单酰基化多胺为接枝试剂,采用在活性载体上接枝单酰基化多胺、水解脱除酰基、清洗干燥的方法得到材料成品。该策略能够有效地抑制接枝反应时一个多胺分子占据载体上多个反应位点的情况,提高材料上的多胺负载量,进而提高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容量,所得材料的饱和吸附容量均在3.8mmol/g以上,且具有较高的氮效率、优良的耐水性和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化石燃料燃烧为现代社会与工业发展提供主要动力,但随之产生的废气排放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极端气候问题。co2作为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在大气中的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初期时的280ppm上升到406ppm,预计2050年将增至550ppm。在替代能源广泛应用之前,简单地限制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减少co2的排放势必会对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大规模减碳方法,其中碳捕集是最为重要的技术环节。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的co2捕集技术是液胺吸收法,其对co2的吸收选择性高。但是液胺吸收法存在再生能耗高、运行损失大、设备腐蚀明显等缺点。此外,较高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严重制约了液态胺碳捕集技术的应用。相比之下,固体(如活性炭、沸石分子筛、树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多孔材料)吸附分离法操作方便、再生能耗低且无设备腐蚀,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液胺吸收法的不足。然而,未经修饰的多孔固体材料对co2的吸附属于纯粹物理吸附,吸附容量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是多胺分子链端伯胺与载体活性位点以共价键链接,具有如下结构式:-CH2(NHCH2CH2)mNH2;为聚苯乙烯,m=1~3。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Merrifield树脂为活性载体、单酰基化多胺为试剂,在活性载体上接枝单酰基化多胺、水解脱除酰基、清洗干燥的方法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是多胺分子链端伯胺与载体活性位点以共价键链接,具有如下结构式:-ch2(nhch2ch2)mnh2;为聚苯乙烯,m=1~3。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merrifield树脂为活性载体、单酰基化多胺为试剂,在活性载体上接枝单酰基化多胺、水解脱除酰基、清洗干燥的方法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包括乙醇、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活性载体与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例为1﹕2~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水型高容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材料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启倪帅博靳浩范云滕巧巧曹译文刘鹏浩王宇翔陈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