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增效降阻装置。
技术介绍
1、湿法脱硫是目前为止应用最广泛和技术最成熟的脱硫技术,脱硫塔在运行过程中,原烟气自原烟道进入吸收塔后,烟气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存在较大的偏流,而这也导致整体脱硫效率降低,为了实现将烟气在脱硫塔截面的均布,产生了一些辅助脱硫装置,例如脱硫托盘和湍流器。
2、传统的脱硫托盘采用开孔率较大筛板布置在整个脱硫塔截面上,对脱硫效率要求较高的一般采用两层脱硫托盘。脱硫托盘可以改善浆液流动和反应条件,提高脱硫效率。同时,脱硫托盘还能引导烟气在塔内均匀分布,使烟气与浆液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脱硫效果,但对于流速高或浆液喷淋量大时,容易产生液泛,导致阻力不稳定。
3、湍流器即旋汇耦合技术,在多个项目上得到了应用,目前,部分项目硫分和负荷波动较为明显,而且考虑到后续的深度调峰,浆液循环泵将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大范围的调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但目前湍流器并不适合大范围调节循环浆液量。
4、因此需要设计适应增效、降阻要求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可实现增效降阻,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脱硫动力成本。
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包括增效盘,所述增效盘包括挡板和设置在挡板外侧的多个导流叶片;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个异形孔。
3、优选的,所述导流叶片的根部与挡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60
4、优选的,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41°-42.5°;所述导流叶片的长度为400mm-450mm,导流叶片内端长为60mm-80mm,内外端长度比为1:(2.5-3);挡板的厚度为4.5mm-5mm;挡板的开孔率为25%-30%。
5、优选的,所述异形孔包括六角异形孔和/或五角异形孔;
6、所述异形孔的横截面从中部向两侧的方向逐渐增大。
7、优选的,所述异形孔的中部平面与外侧面之间设有倾斜角;所述异形孔形成中部横截面小,两侧横截面大,形成两个类喇叭状的结构。
8、优选的,所述倾斜角的范围为60°-65°。
9、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侧设置有内圈,所述导流叶片安装在所述内圈的外侧;所述导流叶片的外端安装有外圈;
10、所述外圈与内圈的直径比例为:1.8-2.5;
11、烟气流速为3.9m/s-4.1m/s。
12、优选的,所述增效盘安装在脱硫塔的烟气入口和喷淋层之间,
13、所述喷淋层的上侧设置有排气口。
14、优选的,烟气入口的下游设置有增效层,
15、所述增效层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座;所述导流叶片朝下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16、优选的,加压后的高温烟气经过增效盘底部,
17、第一部分烟气通过导流叶片形成涡流向上与上侧的喷淋液逆流混合,并脱除硫化物;
18、第二部分烟气由于涡流的向心力,被转移到气流边缘后,向下降落;
19、第三部分烟气通过异形孔与喷淋液逆流接触,反应接触面增加,加强了反应,第三部分烟气经过异形孔继续上升过程中,与向下降落的第二部分烟气发生混合碰撞,发生二次脱硫反应;
20、在第三部分烟气上升过程中,将部分喷淋液吹向外侧与经过导流叶片的第一部分烟气和第二部分烟气混合并反应。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导流叶片形成烟气涡流,与喷淋液充分反应;通过异形孔降低脱硫阻力,增加反应的接触时间,提高反应效率;经过导流叶片的部分烟气,在向下落的过程,与经过异形孔的烟气二次混合反应,增加反应效率,起到协同脱硫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效盘(1),所述增效盘(1)包括挡板(11)和设置在挡板(11)外侧的多个导流叶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14)的根部与挡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41°-4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12)包括六角异形孔(125)和/或五角异形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12)的中部平面与外侧面之间设有倾斜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的范围为60°-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的外侧设置有内圈(13),所述导流叶片(14)安装在所述内圈(13)的外侧;所述导流叶片(14)的外端安装有外圈(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烟气入口(25)的下游设置有增效层(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后的高温烟气经过增效盘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效盘(1),所述增效盘(1)包括挡板(11)和设置在挡板(11)外侧的多个导流叶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14)的根部与挡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41°-4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12)包括六角异形孔(125)和/或五角异形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增效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12)的中部平面与外侧面之间设有倾斜角;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梁凤,高小红,宋端阳,于普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新环境大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