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限位固定锁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90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限位固定锁扣,包括固定座、锁钩本体和锁钩把手,固定座前端两侧竖向安装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固定座后端两侧竖向设置固定板;锁钩本体后端和锁钩把手前端通过连接板形成四连杆机构后铰接安装在两固定板之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在在锁扣上增加锁紧方向的两个限位柱配合具有四连杆机构自锁特性的锁钩,解决锁钩锁止后反向预紧力问题,保证产品装配后不会松动;两个限位柱可确保被锁紧物与锁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将锁钩设计为可装配和可调节的分体结构,以此来应对一些特殊的产品状态,以及在稳定生产状态下的设计变更问题,以因可降低了设计变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零件,具体涉及一种自限位固定锁扣


技术介绍

1、对于用于类似车辆可拆卸顶盖各组件之间及与顶盖与车身之间的装配,多采用可开合的锁钩机构。通常产品用于对装配组件之间有双向的、高位置精度要求,需要经常快拆,并且可以有一定调节范围的连接紧固装配环境。

2、当前装配用锁钩机构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3、1、大多数挂钩类型的锁只有闭合锁紧单方向的约束,没有反方向的限位约束,当装配尺寸为负公差时就出现没有反向预紧力的情况,造成装配松动甚至失效的现象,有时候也会将限位设计在被锁紧物上,造成尺寸链过长,尺寸精度不容易控制等问题;

4、2、大多数锁体只提供锁紧力,对被装配部件在其余方向缺乏定位,或者是依靠被固定产品上的特征来实现锁紧,由于不同产品基准不一致、尺寸链过长等因素,造成位置公差过大,装配不容易控制;

5、3、大多数锁对锁紧程度调节通过锁体的装配位置进行调节,但有时候装配方向与锁紧方向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过调整锁体位置来调节锁紧力,在应对一些特殊产品状态,或者在生产状态稳定但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就无法轻松调节,需要变更设计和修改模具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可调节的自限位可调锁钩。

2、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自限位固定锁扣,包括固定座、锁钩本体和锁钩把手,固定座前端两侧竖向安装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固定座后端两侧竖向设置固定板;锁钩本体后端和锁钩把手前端通过连接板形成四连杆机构后铰接安装在两固定板之间。

4、进一步地,锁钩本体包括铰接座和固定在铰接座前端的弧形锁钩,铰接座侧面设置第一自由部和第一固定部,第一自由部与连接板铰接,第一固定部铰接在两固定板后侧底部。

5、进一步地,铰接座为三角座结构,弧形锁钩后端固定安装在铰接座顶部。

6、进一步地,铰接座的第一自由部上设置前轴孔,第一固定部上设置后轴孔;前孔轴与连接板铰接,后轴孔通过转轴与固定板铰接。

7、进一步地,锁钩把手包括把手和安装在把手一端的连杆座,连杆座侧面设置第二自由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固定板的前侧顶部铰接,第二自由部与连接板铰接。

8、进一步地,连杆座的第二自由部上开设下连接孔,第二固定部上开设上连接孔,上连接孔与固定板的前侧顶部铰接,下连接孔与连接板铰接。

9、进一步地,固定板的后侧底部开设第一铰接孔,固定板的前侧顶部开设第二铰接孔。

10、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顶面和外周面包裹有胶套。

11、进一步地,第二限位柱顶部凸出设置定位销。

1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在在锁扣上增加锁紧方向的两个限位柱配合具有四连杆机构自锁特性的锁钩,解决锁钩锁止后反向预紧力问题,保证产品装配后不会松动;两个限位柱可确保被锁紧物与锁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将锁钩设计为可装配和可调节的分体结构,以此来应对一些特殊的产品状态,以及在稳定生产状态下的设计变更问题,以因可降低了设计变更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锁钩本体(2)和锁钩把手(3),固定座前端两侧竖向安装第一限位柱(4)和第二限位柱(5),固定座后端两侧竖向设置固定板(11);锁钩本体后端和锁钩把手前端通过连接板(6)形成四连杆机构后铰接安装在两固定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锁钩本体包括铰接座(21)和固定在铰接座前端的弧形锁钩(22),铰接座侧面设置第一自由部(211)和第一固定部(212),第一自由部与连接板铰接,第一固定部铰接在两固定板后侧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铰接座为三角座结构,弧形锁钩后端固定安装在铰接座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铰接座的第一自由部上设置前轴孔(213),第一固定部上设置后轴孔(214);前孔轴与连接板铰接,后轴孔通过转轴与固定板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锁钩把手包括把手(31)和安装在把手一端的连杆座(32),连杆座侧面设置第二自由部(321)和第二固定部(322),第二固定部与固定板的前侧顶部铰接,第二自由部与连接板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连杆座的第二自由部上开设下连接孔(323),第二固定部上开设上连接孔(324),上连接孔与固定板的前侧顶部铰接,下连接孔与连接板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固定板的后侧底部开设第一铰接孔(111),固定板的前侧顶部开设第二铰接孔(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顶面和外周面包裹有胶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柱顶部凸出设置定位销(5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锁钩本体(2)和锁钩把手(3),固定座前端两侧竖向安装第一限位柱(4)和第二限位柱(5),固定座后端两侧竖向设置固定板(11);锁钩本体后端和锁钩把手前端通过连接板(6)形成四连杆机构后铰接安装在两固定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锁钩本体包括铰接座(21)和固定在铰接座前端的弧形锁钩(22),铰接座侧面设置第一自由部(211)和第一固定部(212),第一自由部与连接板铰接,第一固定部铰接在两固定板后侧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铰接座为三角座结构,弧形锁钩后端固定安装在铰接座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限位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铰接座的第一自由部上设置前轴孔(213),第一固定部上设置后轴孔(214);前孔轴与连接板铰接,后轴孔通过转轴与固定板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春王永红泮爱华王茜茜黄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杉盛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