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内衬里。
技术介绍
1、在双轨迹车辆的车辆内部空间的前部区域中,车身侧的a柱覆盖有a柱衬里。该a柱衬里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向车辆后部大约在车身侧的挡风玻璃框架的上部框架拐角的高度上在形成横向伸延的连接接缝的情况下过渡到成型顶棚的联接轮廓中,该成型顶棚覆盖车辆的车身侧的车顶结构。
2、在这种车辆内衬里中,a柱衬里经由弹性屈服的紧固元件紧固在a柱处。紧固元件中的每一个如此弹性屈服地设计,使得在触发头部气囊的情形中a柱衬里与a柱分离并释放气囊通道,头部气囊可通过该气囊通道向车辆内部展开。由于a柱衬里的弹性屈服的紧固元件,在正常行驶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如此,车辆用户可在上车或下车的情形中必要时把持在a柱衬里处、抓握该a柱衬里和/或支撑在其上。由此,将枢转力矩导入到a柱衬里中,该枢转力矩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和/或绕着a柱衬里的纵向轴线起作用。同样内容也适用于车辆制造工厂中的车辆装配,在其中工人必要时支撑在已经装配的a柱衬里处。
3、通过这样的枢转力矩加载,存在如下危险,即,a柱衬里绕着弹性屈服的紧固元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内衬里,其具有A柱衬里(3)和成型顶棚(5),其中,所述A柱衬里(3)在形成连接接缝(9)的情况下过渡到所述成型顶棚(5)的联接轮廓(11)中,其中,尤其通过用户侧的抓握、把持和/或支撑能够将枢转力矩(M)导入到所述A柱衬里(3)中,所述枢转力矩在车辆横向方向(y)上和/或绕着所述A柱衬里(3)的纵向轴线(L)起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衬里(3)构造有在两个枢转方向上起作用的枢转力矩支撑件(40),所述枢转力矩支撑件与所述成型顶棚联接轮廓(11)共同作用,使得所述A柱衬里(3)抗扭转地与所述成型顶棚联接轮廓(11)运动联结,由此尤其在加载枢转力矩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内衬里,其具有a柱衬里(3)和成型顶棚(5),其中,所述a柱衬里(3)在形成连接接缝(9)的情况下过渡到所述成型顶棚(5)的联接轮廓(11)中,其中,尤其通过用户侧的抓握、把持和/或支撑能够将枢转力矩(m)导入到所述a柱衬里(3)中,所述枢转力矩在车辆横向方向(y)上和/或绕着所述a柱衬里(3)的纵向轴线(l)起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衬里(3)构造有在两个枢转方向上起作用的枢转力矩支撑件(40),所述枢转力矩支撑件与所述成型顶棚联接轮廓(11)共同作用,使得所述a柱衬里(3)抗扭转地与所述成型顶棚联接轮廓(11)运动联结,由此尤其在加载枢转力矩的情形中,阻止所述a柱衬里(3)关于所述成型顶棚联接轮廓(11)的枢转运动,并且/或者在加载枢转力矩的情形中,形成在所述a柱衬里(3)和所述成型顶棚联接轮廓(11)之间的连接接缝(9)的接缝图像保持不改变地维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衬里(3)经由至少一个弹性屈服的紧固元件(21)紧固在所述a柱(1)处,并且尤其所述弹性屈服的紧固元件(21)设计有枢转空隙,所述枢转空隙允许所述a柱衬里(3)绕着其纵向轴线(l)和/或在车辆横向方向(y)上的枢转运动,所述枢转运动由所述枢转力矩支撑件(40)阻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力矩支撑件(40)构造有两个支撑搭板(37,39),其中的一个支撑搭板(37)在一个枢转方向上作为运动止挡件起作用,并且另一个支撑搭板(39)在反枢转方向上作为运动止挡件起作用,并且/或者所述a柱衬里(3)的两个支撑搭板(37,39)分别与所述成型顶棚联接轮廓(11)的支座(36)接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衬里(3)在横截面中壳状地构造有在侧向上隆起的壳壁(33),所述壳壁分别在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格罗布,P·雅各布斯,A·霍夫德曼,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