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拓扑结构及带宽可重构的低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5g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功能通信系统的小型化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然而现实是,目前广泛使用在多功能通信系统的射频滤波器却有着不可调、功能固定的特点。为实现通信系统的多功能,需要在系统内部布置大量不同指标的射频滤波器,这无疑会增加通信系统的复杂度和体积。若射频滤波器具有可重构的特征,使得同一滤波器可以灵活满足不同的指标,将有助于简化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并大大减少其体积重量。
2、为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和抑制带外信号,各微波通信系统中需要高选择性和宽阻带的低通滤波器。而现有的带宽可重构低通滤波器,往往不能同时满足高选择性和宽阻带,极大限制了其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拓扑结构及带宽可重构的低通滤波器,旨在解决现有带宽可重构的低通滤波器不能同时满足高选择性和宽阻带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容二极管、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第六微带线、第七微带线、第八微带线、第九微带线、第十微带线、第十一微带线、第一开路枝节、第二开路枝节、第三开路枝节、第四开路枝节、第五开路枝节、第六开路枝节、输入端和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一开路枝节和所述第二开路枝节均关于所述第二微带线对称,所述第四微带线和所述第六微带线、所述第三开路枝节和所述第四开路枝节均关于所述第五微带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结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容二极管、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第六微带线、第七微带线、第八微带线、第九微带线、第十微带线、第十一微带线、第一开路枝节、第二开路枝节、第三开路枝节、第四开路枝节、第五开路枝节、第六开路枝节、输入端和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一开路枝节和所述第二开路枝节均关于所述第二微带线对称,所述第四微带线和所述第六微带线、所述第三开路枝节和所述第四开路枝节均关于所述第五微带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三微带线、所述第四微带线、所述第五微带线、所述第六微带线、所述第八微带线、所述第十微带线、所述第五开路枝节和所述第六开路枝节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七微带线、所述第九微带线、所述第十一微带线、所述第一开路枝节、所述第二开路枝节、所述第三开路枝节和所述第四开路枝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微带线向所述第一微带线延伸,所述第五开路枝节向所述第一开路枝节延伸,所述第十一微带线向所述第四微带线延伸,所述第六开路枝节向所述第三开路枝节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电长度和所述第五微带线的电长度均为基于所述拓扑结构的滤波器阻带中心频率处对应的四分之一波长;所述第一微带线的电长度与所述第一开路枝节的电长度之和为基于所述拓扑结构的滤波器阻带中心频率处对应的四分之一波长;所述第三微带线的电长度与所述第二开路枝节的电长度之和为基于所述拓扑结构的滤波器阻带中心频率处对应的四分之一波长;所述第四微带线的电长度与所述第三开路枝节的电长度之和为基于所述拓扑结构的滤波器阻带中心频率处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晓坤,李淑惠,杨椰楠,徐雨,谷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