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再制造用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在当代工业中,指能自动运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设备,用于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一般是机电设备,由计算机程序或电子电路控制。机器人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损坏,出现不可修复问题时只能报废,但部分零件仍可使用,利用这些零件进行再制造能修复损坏的机器人。机器人再制造是以旧机器人设备为毛坯,运用专门工艺和技术在原有制造基础上重新制造,重新制造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不亚于新品。从科学角度看,它是对废旧机器人进行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针对损坏或即将报废的机器人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基础上开展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目前,机器人再制造工程中对零部件进行装配时,因装配步骤复杂,只能由专人按步骤装配,人工装配大型零部件时,由于其重量大,需要多人共同安装,耗费人力多且效率低,并且现有的再制造装配装置在装配机器人时,不方便稳定支撑机器人底盘,也不便于夹装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再制造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座(2)、从动齿轮一(3)、夹持压紧装置(4)、电机一(5)、主动齿轮一(6)、辅助装置(7)、竖向导槽(8)、导槽座(9)、螺杆一(10)、电机二(11)、升降座(12)、纵向导槽(13)、滑座(14)、电机三(15)和螺杆二(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再制造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压紧装置(4)的具体结构包括旋转座(41)、主动齿轮二(42)、电机五(43)、从动齿轮二(44)、电机四(45)、从动齿轮三(46)、主动齿轮三(47)、滑槽(48)、螺杆三(49)、花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再制造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座(2)、从动齿轮一(3)、夹持压紧装置(4)、电机一(5)、主动齿轮一(6)、辅助装置(7)、竖向导槽(8)、导槽座(9)、螺杆一(10)、电机二(11)、升降座(12)、纵向导槽(13)、滑座(14)、电机三(15)和螺杆二(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再制造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压紧装置(4)的具体结构包括旋转座(41)、主动齿轮二(42)、电机五(43)、从动齿轮二(44)、电机四(45)、从动齿轮三(46)、主动齿轮三(47)、滑槽(48)、螺杆三(49)、花键轴(410)、夹持座(411)、锥齿轮一(412)、锥齿轮二(413)、活动块(414)、压紧块(415)、螺杆四(416)、夹持块(417)、锥齿轮三(418)、锥齿轮四(419)、锥齿盘一(420)、锥齿盘二(421)、传动套(422)和传动轴(4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再制造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五(43)和电机四(45)均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