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型蟹用人工饵料、制备方法以及崩解剂技术

技术编号:435744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型蟹用人工饵料、制备方法以及崩解剂,涉及人工饵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质量配比如下的原料制得:挤压后的马铃薯雪花粉30~40份、青占鱼糜20~30份、毛虾10~20份、贻贝10~20份、青占鱼酶解液10~20份、红糖10~20份、诱食性添加剂10~20份、荧光粉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蟹用饵料中添加了环保型荧光粉,诱捕时饵料能够在海水中持续产生发光引诱效果,与饵料中的诱食物质相结合可以吸引梭子蟹前来捕食,提高诱捕成功率,此外,由于挤压成型的饵料密度较高,质地更为紧密,崩解剂的添加起到协同的作用,能进一步利于诱食物质和荧光物质的扩散,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海蟹起到更好的吸引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饵料制备,具体为一种荧光型蟹用人工饵料、制备方法以及崩解剂


技术介绍

1、梭子蟹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海、东海等沿海地区以及日本、马来群岛等地方,我国对于蟹类的捕捞主要以梭子蟹、青蟹为主。目前海洋蟹类捕捞主要还以笼捕法为主,一般捕捞方法是将诱食饵料置于饵料盒中,然后将饵料盒放置于蟹笼之中,之后置于海水中停留约10h的时间将蟹笼收起查看捕捞效果。甲壳类动物复眼的单眼中均有视网膜细胞,包括角质水晶体、晶体圆锥和视细胞。这种感受组织相当于脊椎动物眼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因此它对颜色光理应具有明显的趋光反应。梭子蟹的光感受器是由11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其中4个小网膜细胞组成了感光部分的远端,另外的7个小网膜细胞组成了感光部分的近端,并成为感光系统的主体。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光色以及不同的光照强度对于梭子蟹的吸引效果有着巨大差异,如在0.1以下的弱光区,紫色光能够引诱较多的梭子蟹,当光色与亮度为最佳匹配条件时,梭子蟹的视觉系统才会处于最高兴奋状态,在1-10lux的光照强度下,橙、黄、绿光为最佳光色,0.1-1lux为红光,在0.1lux以下蓝紫光效果最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型蟹用人工饵料,其特征在于:由质量配比如下的原料制得:挤压后的马铃薯雪花粉30~40份、青占鱼糜20~30份、毛虾10~20份、贻贝10~20份、青占鱼酶解液10~20份、红糖10~20份、诱食性添加剂10~20份、荧光粉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型蟹用人工饵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质量配比如下的原料:柠檬酸1~5份、小苏打1~5份、羧甲基淀粉钠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型蟹用人工饵料,其特征在于:诱食性添加剂由质量配比如下的原料制得:红虫粉1~5份、蚯蚓粉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型蟹用人工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型蟹用人工饵料,其特征在于:由质量配比如下的原料制得:挤压后的马铃薯雪花粉30~40份、青占鱼糜20~30份、毛虾10~20份、贻贝10~20份、青占鱼酶解液10~20份、红糖10~20份、诱食性添加剂10~20份、荧光粉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型蟹用人工饵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质量配比如下的原料:柠檬酸1~5份、小苏打1~5份、羧甲基淀粉钠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型蟹用人工饵料,其特征在于:诱食性添加剂由质量配比如下的原料制得:红虫粉1~5份、蚯蚓粉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赛麒杨浩丁玉庭金君达周绪霞龚宇航张典钦张欣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