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炉火道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05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焙烧炉火道挡板,包括布板(1),在布板(1)上贴合固定有支架(4),该支架(4)包括“ち”型左支架(12)和“づ”型右支架(13),左支架(12)和右支架(13)之间通过钢管(3)拼合,右支架(13)可绕钢管(3)转动,其上设置有开合手柄(6)。本发明专利技术只要一手握住手柄,一手握住开合手柄进行转动,即可方便得对挡板进行折叠和打开的操作;支架不易变形,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挡板的插入和取出花费时间只要几秒钟,非常短,减少操作师傅在较高温环境待的时间,无疑有利于操作师傅的身体健康;整体结构构思简单新颖,容易制作,很有创意,又节省材料,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挡板,特别是一种焙烧炉火道挡板
技术介绍
焙烧炉火道档板的主要作用是焙烧炉某个炉室炭块经过周期焙烧准备出炉时从 前、后插入连通火道口隔绝相关连的火道火焰(便于排烟机抽出炭块炉室内焰气余热),使 炉室温度降到炭块可以出炉的温度。焙烧炉炭块焙烧是间接传导加热式,即炭块放在炉室 料箱中(料箱墙就是火道)。也就是说炭块加热焙烧靠火道传导加热,而炭块降温出炉就 是靠焙烧炉火道档板对火道的控制来完成。因焙烧炉火道上观察预留孔(插入档板孔)是圆形,而焙烧炉火道档板是长方形 (宽度相当于观察预留孔的二倍);所以焙烧炉火道档板就设计成中间可以折叠式,插入后 再打开关闭连通火道口。常用的焙烧炉火道档板折叠有些类似雨伞形式,不同的是伸缩是 靠曲面转动手柄转动转杆(丝杆)上下来完成;即向下转不动了算伸开,向上回转到预定高 度算折叠。过去常用的焙烧炉火道档板存在如下不足1、整体结构构较复杂,制作有一定的 难度;2、在生产使用中,上下伸缩转动时间不长支撑架就变形,上下伸缩转动就不灵敏,关 闭不严连通火道口; 3、上下伸缩转动时间费时,环境温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简易,不易变形,操作方 便的焙烧炉火道挡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该焙烧炉火道挡板,包括布板,在布板上贴合固定有支架,该 支架包括“ 6,,型左支架和“ ^,,型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通过钢管拼合,右支架可绕 钢管转动,其上设置有开合手柄。所述的左支架包括竖向的左支架侧角钢、横向的左支架上横角钢和左支架下横角 钢,左支架上横角钢和左支架下横角钢均是一端焊接在左支架侧角钢上,另一端焊接在钢 管上;所述的右支架包括竖向的右支架侧角钢、横向的右支架上横角钢和右支架下横角钢, 右支架上横角钢和右支架下横角钢均是一端焊接在右支架侧角钢上,另一端通过一个活动 箍套接在钢管上。所述的钢管上还套接固定有三个固定箍,分别位于右支架下横角钢一端的活动箍 的上侧和下侧、右支架上横角钢一端的活动箍的下侧。所述的开合手柄的一端焊接在上横角钢上,并通过固定杆与手柄连接,固定杆的 一端焊接在开合手柄上,另一端通过一个活动箍套接在钢管上。所述的开合手柄为“7”字型,便于使力。所述的布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支架的左支架侧角钢和右支架侧角钢上。所述的钢管的顶端焊接有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左支架与钢管固定连接,右支架与钢管通过活动箍连接,因此只要一手握住手柄,一手握住开合手柄进行向左或向右转动180度,即可方便得 对挡板进行折叠和打开的操作(向左或向右转动只需二下,时间为2秒即可);由于打开和 折叠靠活动箍转动完成,受力在中心的钢管上,但不大(中心的钢管承受力足够),支架不 易变形,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挡板的插入和取出花费时间只要几秒钟,非常 短,减少操作师傅在较高温环境待的时间,无疑有利于操作师傅的身体健康;整体结构构思 简单新颖,容易制作,很有创意,又节省材料,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焙烧炉火道挡板包括布板1和支架4,两 者相互贴合固定。支架4包括“6”型左支架12和“^”型右支架13,中间通过顶端焊接有 手柄2的钢管3拼合,即左支架12包括竖向的左支架侧角钢14、横向的左支架上横角钢15 和左支架下横角钢16,左支架上横角钢15和左支架下横角钢16均是一端焊接在左支架侧 角钢14上,另一端焊接在钢管3上;右支架13包括竖向的右支架侧角钢8、横向的右支架 上横角钢11和右支架下横角钢9,右支架上横角钢11和右支架下横角钢9均是一端焊接在 右支架侧角钢8上,另一端通过一个活动箍套接在钢管3上。活动箍的设置使右支架13可 绕钢管3转动。右支架13上还设置有“7”字型的开合手柄6,该开合手柄6的一端焊接在 上横角钢11上,并通过固定杆5与手柄2连接,固定杆5的一端焊接在开合手柄6上,另一 端通过一个活动箍套接在钢管3上,同样可以绕钢管3转动。钢管3上还套接固定有三个固定箍10,分别位于右支架下横角钢9 一端的活动箍 的上侧和下侧、右支架上横角钢11 一端的活动箍的下侧。布板1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在支 架4的左支架侧角钢14和右支架侧角钢8上。该挡板的具体制作的步骤是首先切割好所需大小的布板1,并在两侧开孔,备 用,然后制作支架4。支架4的制作步骤包括1、将右支架下横角钢9上为活动箍的一端套接在钢管3的下部,另一端焊接在右 支架侧角钢8上,随后在钢管3套上两个固定箍10焊接,分别位于该活动箍的上侧和下侧, 上侧的固定箍10防止挡板折叠时往上移动,下侧的固定箍10用于制成该活动箍。2、在钢管3的中上部套上一个固定箍,焊接,再套上带活动箍的右支架上横角钢 11,该右支架上横角钢11上远离活动箍的一端与右支架侧角钢8焊接。3、将固定杆5带活动箍的一端套接在钢管3的上部,另一端与“7”字型开合手柄 6焊接,开和手柄6的下端焊接在右支架上横角钢11上。4、钢管3的顶端焊上手柄2。5、左支架上横角钢15和左支架下横角钢16均是一端头焊接在左支架侧角钢14 上,另一端焊接在钢管3上最后将布板1与支架4的左支架侧角钢14以及右支架侧角钢8平面相贴用固定 螺栓7固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焙烧炉火道档板。 该火道挡板在插入火道前,先进行折叠,折叠时一只手握住手柄2使左支架12不 动,一只手握住开合手柄6,将右支架13向左转动180度就与左支架12重叠,也就是一秒钟 的时间。插入档板后,将重叠的右支架13向右转动180度即可(一开一合总共只需转动二 下,也就是2秒钟即可)。权利要求一种焙烧炉火道挡板,包括布板(1),其特征在于在布板(1)上贴合固定有支架(4),该支架(4)包括“ち”型左支架(12)和“づ”型右支架(13),左支架(12)和右支架(13)之间通过钢管(3)拼合,右支架(13)可绕钢管(3)转动,其上设置有转动开合手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火道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支架(12)包括竖向 的左支架侧角钢(14)、横向的左支架上横角钢(15)和左支架下横角钢(16),左支架上横角 钢(15)和左支架下横角钢(16)均是一端焊接在左支架侧角钢(14)上,另一端焊接在钢管 (3)上;所述的右支架(13)包括竖向的右支架侧角钢(8)、横向的右支架上横角钢(11)和 右支架下横角钢(9),右支架上横角钢(11)和右支架下横角钢(9)均是一端焊接在右支架 侧角钢(8)上,另一端通过一个活动箍套接在钢管(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焙烧炉火道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3)上还套接固 定有三个固定箍(10),分别位于右支架下横角钢(9) 一端的活动箍的上侧和下侧、右支架 上横角钢(11) 一端的活动箍的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火道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手柄(6)的一端 焊接在上横角钢(11)上,并通过固定杆(5)与手柄(2)连接,固定杆(5)的一端焊接在开 合手柄(6)上,另一端通过一个活动箍套接在钢管(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焙烧炉火道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手柄(6)为“7”字型。6.根据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焙烧炉火道挡板,包括布板(1),其特征在于:在布板(1)上贴合固定有支架(4),该支架(4)包括“ち”型左支架(12)和“づ”型右支架(13),左支架(12)和右支架(13)之间通过钢管(3)拼合,右支架(13)可绕钢管(3)转动,其上设置有转动开合手柄(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书昌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