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自动卸模,具体为模具的自动化卸模结构。
技术介绍
1、模具是一种用来制作成成型物品的工具,通过注塑、吹塑、压铸或者锻压成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这些模具在制作完成后,通常不便于卸模,所以会使用到一种自动化卸模结构。
2、根据现有的模具的自动化卸模结构的设计,模具上模与下模之间拆卸时需要人工手动拆卸,比较费时费力,不便于自动卸模,导致不够适用。
3、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模具的自动化卸模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具的自动化卸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模具上模与下模之间拆卸时需要人工手动拆卸,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模具的自动化卸模结构,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夹持框,所述第一固定座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驱
...【技术保护点】
1.模具的自动化卸模结构,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3),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底端设置有夹持框(6),所述第一固定座(13)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14),所述顶座(14)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轴(18)外部的两侧套接有第二固定座(15),所述顶座(14)的顶端设置有活动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自动化卸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的自动化卸模结构,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3),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底端设置有夹持框(6),所述第一固定座(13)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14),所述顶座(14)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轴(18)外部的两侧套接有第二固定座(15),所述顶座(14)的顶端设置有活动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自动化卸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19)的内部纵向贯穿设置有活动座(17),所述活动座(17)的一端与第二直角齿轮(16)的一端相啮合,所述第二固定座(15)的底端与顶座(14)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自动化卸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框(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的内部横向贯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继仁,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慧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