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541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气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车辆,车辆碰撞时,前碰传感器采集车身加速度曲线并将其传输至智驾控制器,车内座椅上的重量传感器采集乘员体重并将其传输至智驾控制器,车内摄像头采集乘员体型并将其传输至智驾控制器,智驾控制器基于车身加速度曲线、乘员体重和乘员体型控制主动充气装置对全气囊充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整车碰撞速度,以及乘员体型大小,提供不同压力的充气气囊来对乘员进行区分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囊,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能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大多数车辆主要依靠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这两种被动安全装置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然而,这些传统的安全系统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

2、首先,现有的碰撞保护系统无法根据不同的碰撞速度和乘员体型进行个性化调整。无论是轻微碰撞还是严重撞击,无论是体型较小的乘客还是体型较大的乘客,系统都采用相同的保护策略,这显然无法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最佳保护需求。

3、其次,传统的安全气囊通常采用气体发生器充气,这种方式只能进行一次或两次点爆,难以实现根据乘员大小进行精细化保护的目标。虽然现有技术已经能够检测碰撞能量的高低和乘员的大小,但仍然缺乏相应的调节机制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气囊的压力,从而无法为不同体型的乘员提供更精准的保护。

4、此外,目前的安全气囊充气方式主要局限于使用气体发生器或高压储气罐,这些方法在灵活性和可调节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有些创新型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碰撞时,前碰传感器采集车身加速度曲线并将其传输至智驾控制器,车内座椅上的重量传感器采集乘员体重并将其传输至智驾控制器,车内摄像头采集乘员体型并将其传输至智驾控制器,智驾控制器基于车身加速度曲线、乘员体重和乘员体型控制主动充气装置对全气囊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充气装置为涡轮增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基于乘员体型和乘员重量确定乘员和气囊接触面积为S,S=人头部面积+上半身正面面积。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碰撞时,前碰传感器采集车身加速度曲线并将其传输至智驾控制器,车内座椅上的重量传感器采集乘员体重并将其传输至智驾控制器,车内摄像头采集乘员体型并将其传输至智驾控制器,智驾控制器基于车身加速度曲线、乘员体重和乘员体型控制主动充气装置对全气囊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充气装置为涡轮增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基于乘员体型和乘员重量确定乘员和气囊接触面积为s,s=人头部面积+上半身正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智驾控制器基于车身加速度曲线和乘员重量确定碰撞时乘员的动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智驾控制器基于碰撞时乘员的动能和乘员和气囊接触面积确定理论压力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安全气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压力传感器获取气囊的实际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宇安郭刚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