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夜间驾驶时,驾驶员的视觉能力受到低光照条件的限制,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视觉疲劳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视力模糊、注意力下降和反应时间延长等。目前已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驾驶辅助系统。这些系统利用红外摄像头和显示屏,识别外部障碍物及行人,增强驾驶员在低光条件下的视野。现有方法只考虑了对外部环境的识别,忽略了驾驶员本身的状态,不够完善。尽管现有的驾驶辅助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驾驶条件,但仍需更高效、智能的技术来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通过驾驶员视觉疲劳的评估结果与车内光照环境智能调节相结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检测到驾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检测到驾驶员瞳孔快速变化并且视线发生偏移,通过检测驾驶员瞳孔扩张情况、分析眼球运动频率和轨迹、识别眨眼频率信号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驾驶员瞳孔快速变化包括瞳孔快速扩张和瞳孔快速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确定灯光不足,增强仪表盘和中控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检测到驾驶员瞳孔快速变化并且视线发生偏移,通过检测驾驶员瞳孔扩张情况、分析眼球运动频率和轨迹、识别眨眼频率信号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驾驶员瞳孔快速变化包括瞳孔快速扩张和瞳孔快速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调节车内照明的夜间驾驶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确定灯光不足,增强仪表盘和中控台的光照强度,通过试验测定不同外界光强度对应驾驶员舒适的仪表盘和中控台的光照强度并列表,获得光照强度对应表,根据查表得到仪表盘和中控台的光照强度调整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圣妍,李兵,林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