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反接的自主对接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485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反接的自主对接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在移动机器人和充电桩上分别安装一个通电能够产生磁性的电磁铁装置,并将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口引出至其上安装的电磁铁装置处,将充电桩的充电触点引出至其上安装的电磁铁装置处,在移动机器人移动至充电桩处充电时,如果两个电磁铁装置具有相反极性,会相互吸引使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口与充电桩的充电触点准确对接,如果两个电磁铁装置具有相同极性,则会相互排斥,表明存在反接;优点是通过两个电磁铁装置的吸引实现移动机器人左右方向上偏移的校正以及前后方向上的限位,能够使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口与充电桩的充电触点准确对接,且在充电接口与充电桩对接出现反接时,能够及时发现错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主对接充电控制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反接的自主对接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自主对接充电技术是移动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来说,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机器人的操作效率,还极大地扩展了其应用范围。随着人工智能和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主对接充电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移动机器人充电对接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涵盖了工业、服务、农业等多个领域。在工业生产中,移动机器人可以实现自主充电,避免因电量不足而导致的停工和生产延误;在服务行业,如清洁服务和物流配送领域,移动机器人能够持续运行并及时充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农业领域,移动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采摘等任务,实现自主充电和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上述这些移动机器人都使用可充电电池作为动力源,并具备自主充电功能。当移动机器人电量低于一定阈值时,它们能够自动返回充电桩进行充电,完成充电过程,然后继续执行未完成的任务。

3、移动机器人充电对接技术的原理基于移动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和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反接的自主对接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移动机器人和充电桩上分别安装一个通电能够产生磁性的电磁铁装置,并将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口引出至其上安装的电磁铁装置处,将充电桩的充电触点引出至其上安装的电磁铁装置处,在移动机器人移动至充电桩处充电时,如果两个电磁铁装置具有相反极性,会相互吸引使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口与充电桩的充电触点准确对接,如果两个电磁铁装置具有相同极性,则会相互排斥,表明存在反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接的自主对接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包括两块铁芯和导线;当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上时,两块铁芯固定在移动机器人的正面,此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接的自主对接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移动机器人和充电桩上分别安装一个通电能够产生磁性的电磁铁装置,并将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口引出至其上安装的电磁铁装置处,将充电桩的充电触点引出至其上安装的电磁铁装置处,在移动机器人移动至充电桩处充电时,如果两个电磁铁装置具有相反极性,会相互吸引使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口与充电桩的充电触点准确对接,如果两个电磁铁装置具有相同极性,则会相互排斥,表明存在反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接的自主对接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包括两块铁芯和导线;当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上时,两块铁芯固定在移动机器人的正面,此时将移动机器人的正面朝向作为前方,两块铁芯左右间隔分布,在移动机器人的电源正极处设置一个继电器,继电器与移动机器人上微控制器mcu连接,能够在微控制器mcu控制下导通或者断开,导线从继电器引出后,从位于右侧的铁芯后部开始螺旋缠绕至其前部后,再从位于左侧的铁芯前部开始螺旋缠绕至其后部,最后连接至移动机器人的电源负极,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口位于两块铁芯之间,在继电器导通、移动机器人上的电磁铁装置正确接入电源时,电流从该电磁铁装置中位于右侧的铁芯的前部流出至其位于左侧的铁芯的前部,最终从其位于左侧的铁芯的后部流向移动机器人的电源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反接的自主对接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充电桩启动后,充电桩上的电磁铁装置同步启动,电流从该电磁铁装置中位于右侧的铁芯的后部流入,接着从其位于右侧的铁芯的前部流出至其位于左侧的铁芯前部,最后经过其位于左侧的铁芯的后部回到充电桩的电源负极,根据安培定则,在该电磁铁装置中位于右侧的铁芯的正面产生n极,同时在该电磁铁装置中位于左侧的铁芯的正面产生s极;

4.一种防反接的自主对接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通电能够产生磁性的电磁铁装置,其中,一个电磁铁装置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上,且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口引出至其处,另一个电磁铁装置安装在充电桩上,且充电桩的充电触点引出至其处,在移动机器人移动至充电桩处,且两个电磁铁装置均通电时,两个电磁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徐晨晓蓝艇徐青政李善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