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道结构,具体为一种闸站工程永临结合的生态鱼道结构。
技术介绍
1、鱼道是供鱼类洄游的通道,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鱼类洄游的通道而采取的补救措施,一般通过在水闸或坝上修建人工鱼道水槽来保护鱼类的习性,目前一般闸站工程的鱼道结构施工与闸站施工独立分开,并且闸站施工基坑支护与鱼道施工的临时支护工程都是单独施工的,这种常规设计、施工既浪费工程投资,又耽误工程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目前一般闸站工程鱼道结构施工与闸站施工独立分开,且闸站施工基坑支护与鱼道施工的临时支护也是独立分开,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闸站工程永临结合的生态鱼道结构,利用双排桩作为施工基坑支护,双排桩结构既作为施工基坑支护结构,又作为闸站翼墙永久挡土结构,并利用排桩间空间作为生态鱼道,一举三得,大大优化了工程投资及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闸站工程永临结合的生态鱼道结构,包括有闸站基坑支护结构、闸站主体结构、鱼道主体结构及闸站永临衔接结构,闸站主体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站工程永临结合的生态鱼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闸站基坑支护结构(1)、闸站主体结构(2)、鱼道主体结构(3)及闸站永临衔接结构(4),所述闸站主体结构(2)布置在所述闸站基坑支护结构(1)之间的空间内,所述鱼道主体结构(3)与所述闸站基坑支护结构(1)连接,所述闸站永临衔接结构(4)分别与所述闸站基坑支护结构(1)、闸站主体结构(2)及鱼道主体结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站工程永临结合的生态鱼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站上部主体(26)包括有闸站边墩(261)、闸站中墩(262)、闸门结构(263)及交通桥(264),闸站中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站工程永临结合的生态鱼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闸站基坑支护结构(1)、闸站主体结构(2)、鱼道主体结构(3)及闸站永临衔接结构(4),所述闸站主体结构(2)布置在所述闸站基坑支护结构(1)之间的空间内,所述鱼道主体结构(3)与所述闸站基坑支护结构(1)连接,所述闸站永临衔接结构(4)分别与所述闸站基坑支护结构(1)、闸站主体结构(2)及鱼道主体结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站工程永临结合的生态鱼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站上部主体(26)包括有闸站边墩(261)、闸站中墩(262)、闸门结构(263)及交通桥(264),闸站中墩(262)布置在闸站边墩(261)之间,闸站边墩(261)与闸站中墩(262)通过闸门结构(263)连接,交通桥(264)布置在闸站边墩(261)与闸站中墩(262)的顶面上,闸站边墩(261)、闸站中墩(262)及闸门结构(263)均布置在所述闸站底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彭雪蓉,潘虹,盛志刚,杨骅,黄朝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