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是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
技术介绍
1、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不断推进,我国非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呈现极快的增长趋势。然而风、光等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加剧了电网的波动。在这一过程中,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也在进一步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水资源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重要资源,在电站建设初期就对防渗有极高的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库底土工膜、库岸沥青混凝土面板的形式进行防渗。
2、按照常规设计,土工膜一般采用螺栓锚固的形式直接锚固在混凝土面板上。然而沥青面板比较柔软,且土工膜容易变形,因此锚固难以达到设计的锚固力,如何衔接二者是工程的重点难题。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在钢筋混凝土面板的上方外侧铺设有土工膜,在土工膜下方设有三维复合排水网,土工膜和三维复合排水网共同作用,提供了双重防渗屏障,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保持钢筋混凝土面板的干燥,三维复合排水网下方则是粒径按照渗流方向逐层增加的细料碾压成型的垫层料,可均匀分布应力,减少局部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并在钢筋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通过垫层料布置有至少三排外置鼓包,使得土工膜在锚固边缘呈现波浪线,可有效抵消夹具效应,减少了土工膜因受到过度约束而导致的撕裂风险,提高了防渗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
3、钢筋混凝土面板,设置在库岸上层,且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的上端呈阶梯型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的两侧被制作为弧形结构,位于较高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用于连接垫层料,位于较低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用于连接沥青混凝土面板,且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通过所述垫层料布置有至少三排外置鼓包,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间填充有sr滑移层,且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较低侧的拐角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sr塑性止水材料;
4、土工膜,其一侧铺设在三维复合排水网上,所述三维复合排水网的下方为所述垫层料,且所述土工膜的另一侧向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侧延伸粘接;以及
5、鼓包,为连通的双峰状结构,其通过所述sr塑性止水材料设置在所述三维复合排水网上制作形成,所述鼓包上铺设有所述土工膜,且位于双峰间的所述土工膜通过锚固单元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相固定。
6、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一端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的阶梯面相抵触,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另一端坐落于垫料层楔形体的上端。
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从上至下分为玛蹄脂封闭层、防渗层和整平胶结层,且在所述整平胶结层中布置有聚酯网格。
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土工膜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间采用丁基生胶带进行粘接,且边沿处至少黏贴宽度为5cm的多孔胎基布,并通过hk封边剂一进行封边。
9、进一步,作为优选,位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上端的所述土工膜上呈均匀分布的压覆有多个沙袋和预制块。
1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锚固单元包括对应开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和双峰间的所述鼓包上的锚固孔,且所述锚固孔内安设有不锈钢锚固螺杆,位于所述锚固孔上端的所述鼓包上安设有不锈钢扁钢,所述不锈钢扁钢上安设有垫片,且所述垫片上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不锈钢锚固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不锈钢扁钢与所述鼓包间填充有所述sr塑性止水材料,且所述不锈钢扁钢与所述鼓包间、所述螺母与所垫片间粘接处均涂刷有hk封边剂一。
1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三维复合排水网为土工布、排水网和土工布三层复合的结构。
12、进一步,作为优选,位于所述不锈钢扁钢下方的所述sr塑性止水材料自上而下依次为sr底胶一、所述sr滑移层、sr防渗胶条、sr防渗保护盖片和sr底胶二五层复合的材料。
1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沙袋为无纺有纺复合布内至少填充30kg细砂的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在钢筋混凝土面板的上方外侧铺设有土工膜,在土工膜下方设有三维复合排水网,土工膜和三维复合排水网共同作用,提供了双重防渗屏障,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保持钢筋混凝土面板的干燥,三维复合排水网下方则是粒径按照渗流方向逐层增加的细料碾压成型的垫层料,可均匀分布应力,减少局部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并在钢筋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通过垫层料布置有至少三排外置鼓包,使得土工膜在锚固边缘呈现波浪线,可有效抵消夹具效应,减少了土工膜因受到过度约束而导致的撕裂风险,提高了防渗性能。
16、2、本专利技术中鼓包的双峰状结构间通过锚固单元与钢筋混凝土面板相固定,并在不锈钢扁钢与鼓包间填充sr塑性止水材料和hk封边剂二,一方面其固定方式简单高效,确保了土工膜与钢筋混凝土面板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鼓包、sr塑性止水材料和hk封边剂二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水分通过连接部位渗入,增强了防水效果。
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钢筋混凝土面板和沥青混凝土面板间增加了sr滑移层,并在钢筋混凝土面板的阶梯侧下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sr塑性止水材料,可有效保证两面板连接处的密闭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的一端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5)的阶梯面相抵触,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的另一端坐落于垫料层楔形体(4)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从上至下分为玛蹄脂封闭层(101)、防渗层(102)和整平胶结层(103),且在所述整平胶结层(103)中布置有聚酯网格(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8)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间采用丁基生胶带(801)进行粘接,且边沿处至少黏贴宽度为5cm的多孔胎基布(802),并通过HK封边剂一(3)进行封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上端的所述土工膜(8)上呈均匀分布的压覆有多个沙袋(6)和预制块(2)。
6.根据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复合排水网(14)为土工布(7)、排水网和土工布(7)三层复合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不锈钢扁钢(10)下方的所述SR塑性止水材料(12)自上而下依次为SR底胶一(1202)、所述SR滑移层(1204)、SR防渗胶条(1203)、SR防渗保护盖片(1201)和SR底胶二(1205)五层复合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沙袋(6)为无纺有纺复合布内至少填充30kg细砂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的一端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5)的阶梯面相抵触,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的另一端坐落于垫料层楔形体(4)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从上至下分为玛蹄脂封闭层(101)、防渗层(102)和整平胶结层(103),且在所述整平胶结层(103)中布置有聚酯网格(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8)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间采用丁基生胶带(801)进行粘接,且边沿处至少黏贴宽度为5cm的多孔胎基布(802),并通过hk封边剂一(3)进行封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1)上端的所述土工膜(8)上呈均匀分布的压覆有多个沙袋(6)和预制块(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单元(11)包括对应开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5)和双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春,段玉昌,程祺,洪磊,李明,梁睿斌,陈昊,徐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