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形接触性溶栓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49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伞形接触性溶栓导管,包括溶栓导管本体,还包括外鞘,所述溶栓导管本体由喷药段和刻度段组成,所述喷药段远离刻度段的端部设置有供导丝通过的中央分支导管和三个分列在中央分支导管外侧的外侧分支导管,所述刻度段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喷药段上设置有多个本体通孔,所述中央分支导管、外侧分支导管上设置有多个分支导管通孔,所述外鞘长度与外侧分支导管加喷药段长度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控制,对血栓短、粗的下腔静脉血栓的溶栓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对血栓短、粗的下腔静脉血栓的溶栓难题,使用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和医学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伞形接触性溶栓导管


技术介绍

1、血栓是指:血管内血液异常凝结,导致动脉缺血或静脉回流障碍等的一类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易脱落致使肺栓塞,为有效预防致死性肺栓塞,临床上常选用下腔静脉滤网置入以拦截脱落的血栓组织。但被拦截在滤网内的血栓组织,常积聚在下腔静脉滤网内,积少成多易引起滤网的完全堵塞,甚至继发更多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2、公开号为cn21933180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支架式接触性溶栓导管,涉及医疗器材
,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长度小于内管的长度,所述内管包括锥形的内管前部、直管状的内管中部和内管后部,所述外管包括直管状的外管头端、外管中部和外管后部,所述内管中部的一部分为网状金属支架结构,所述外管的内径与内管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外管套设于内管的中部。本技术设置有网状金属支架,网状金属支架于血栓内开放后,可立即使血栓堵塞血管恢复血流通过,及时缓解远端脏器、组织缺血情况,保留组织活性,同时支架的网状结构可以使血栓与通过的血流充分接触,在溶栓药物作用下增加血栓溶解速度,但是其存在着对血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形接触性溶栓导管,包括溶栓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鞘,所述溶栓导管本体由喷药段和刻度段组成,所述喷药段远离刻度段的端部设置有供导丝通过的中央分支导管和三个分列在中央分支导管外侧的外侧分支导管,所述刻度段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喷药段上设置有多个本体通孔,所述中央分支导管、外侧分支导管上设置有多个分支导管通孔,所述外鞘长度与外侧分支导管加喷药段长度相同,到达血栓部位前和溶栓疗程结束后,所述外鞘套设于三个外侧分支导管和喷药段上,将外侧分支导管约束,将本体通孔和分支导管通孔覆盖,到达血栓部位时,所述外鞘脱离三个外侧分支导管,三个外侧分支导管张开,成伞形。

<p>2.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形接触性溶栓导管,包括溶栓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鞘,所述溶栓导管本体由喷药段和刻度段组成,所述喷药段远离刻度段的端部设置有供导丝通过的中央分支导管和三个分列在中央分支导管外侧的外侧分支导管,所述刻度段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喷药段上设置有多个本体通孔,所述中央分支导管、外侧分支导管上设置有多个分支导管通孔,所述外鞘长度与外侧分支导管加喷药段长度相同,到达血栓部位前和溶栓疗程结束后,所述外鞘套设于三个外侧分支导管和喷药段上,将外侧分支导管约束,将本体通孔和分支导管通孔覆盖,到达血栓部位时,所述外鞘脱离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桂林薛清泉梁双超夏友传许贝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