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活化中孔活性炭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443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活性炭制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活化中孔活性炭制作装置,包括炉体和分隔加气装置,所述炉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炉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分隔加气装置设有多个,多个分隔加气装置间隔设置在炉体上;所述分隔加气装置包括支撑盘和遮挡盘,所述支撑盘设置在炉体内并通过空心轴与炉体转动连接,空心轴的一端伸出炉体外并连接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空心轴以及支撑盘旋转;空心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通过分隔加气装置可以对炉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并通过支撑盘对煤进行支撑,避免炉体底部压力过大。支撑盘上的出气孔可以喷出水蒸气,从而确保煤层能够均匀的与水蒸气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活性炭制作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二次活化中孔活性炭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1、活性炭活化炉是一种用于制备活性炭的重要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两个过程。在物理活化过程中,活性炭原料进入活化炉后,通过加热升温至高温区,高温下,原料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开始分解,并释放出气体和蒸汽。而在化学活化过程中,通常采用水蒸气、烟道气(主要成分为co2)或其混合气体等含氧气体作为活化剂,在高温下与炭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活化,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其它碳氢化合物气体。

2、目前,常见的水蒸气加入方式是通过炉体底部进行加入,虽然加入的水蒸气压力在高温区瞬间就可以扩散开来,与煤发生反应进行活化,从而生产出活性炭产品。但仅仅是通过底部加入,在扩散过程中不能保证均匀性。而且,煤堆积在炉体内,会导致炉体底部支撑力过大;在排料时,会导致煤大量下涌而导致排料口发生淤堵。

3、专利申请号为202223161001 .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木质活性炭活化装置,其转轴上环绕有间隔设置的多层环形的隔板;该木质活性炭活化装置,通过挡板移动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活化中孔活性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和分隔加气装置(2),所述炉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3),炉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4);所述分隔加气装置(2)设有多个,多个分隔加气装置(2)间隔设置在炉体(1)上;所述分隔加气装置(2)包括支撑盘(5)和遮挡盘(6),所述支撑盘(5)设置在炉体(1)内并通过空心轴(7)与炉体(1)转动连接,空心轴(7)的一端伸出炉体(1)外并连接有驱动机构(8),通过驱动机构(8)驱动空心轴(7)以及支撑盘(5)旋转;空心轴(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活化中孔活性炭制作装置,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活化中孔活性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和分隔加气装置(2),所述炉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3),炉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4);所述分隔加气装置(2)设有多个,多个分隔加气装置(2)间隔设置在炉体(1)上;所述分隔加气装置(2)包括支撑盘(5)和遮挡盘(6),所述支撑盘(5)设置在炉体(1)内并通过空心轴(7)与炉体(1)转动连接,空心轴(7)的一端伸出炉体(1)外并连接有驱动机构(8),通过驱动机构(8)驱动空心轴(7)以及支撑盘(5)旋转;空心轴(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活化中孔活性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电机座(16)和第一电机(17),所述电机座(16)与炉体(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7)的外壳与电机座(16)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8),空心轴(7)的一端固定有与驱动齿轮(18)啮合的传动齿轮(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活化中孔活性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5)包括直线移动机构(20)、移动板(21)和推动板(22),所述直线移动机构(20)设置在炉体(1)上,移动板(21)与直线移动机构(20)连接,通过直线移动机构(20)驱动移动板(21)上下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辉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